劍西來 作品

第七十章 五十大板,禮部尚書心態又崩了

    

-

禮部尚書錢用壬,這份奏摺雖然辭藻華麗,篇幅冗長,但主要的內容,就是建議大明朝應該在天下各府、州、縣,設立學校,分別成為府學、州學、縣學。

在邊境設置衛所的地方,也要建立學校,稱為衛學。

然後,這些學校教授的科目內容,主要有儒學、法禮、聞史……

看到這裏,朱元璋終於按捺不住了。

你這個建立學校的製度,從頭到尾,全都是抄的?

幾乎是一點冇有自己的東西啊。

你可是禮部尚書,六部主官之一,不說有什麽經天緯地之才,保國安邦之策,最起碼也應該有點自己的見解和思想,不至於人雲亦雲吧!

一看這奏摺,朱元璋就知道,這個錢用壬一定是對淳化縣的縣學模式有所瞭解,然後才上的這份奏摺。

有瞭解冇關係,畢竟那麽大的一個淳化縣就放在那裏,不論是灌溉新法,或是馬路廁所之類的經驗,想要模仿儘可以去模仿學習。

問題是總得在學習的基礎上,有所改變吧?

現在這算什麽?

就連設置的科目,都跟秦楓的一模一樣,就這麽個搬運法,我用你搬?

“錢用壬。”朱元璋抬起頭來,目光落向這位大明朝的禮部尚書,開門見山地說道:“你去過淳化?”

啊!

錢用壬一驚,隨即醒悟到,這事情終究是瞞不住的,也不一定非要隱瞞。

略一遲疑,錢用壬連忙說道:“微臣在日前偶然經過淳化縣,見那裏已經建立縣學,便受了些啟發……”

“你把這個,叫啟發?”朱元璋把手裏的奏摺隨手扔在禦書案上,不滿道:“分明就是照搬照抄淳化縣的縣學模式,看不到半點個人的思想和智慧!就算淳化縣的楓蘭縣學的確是製度完整,深得民心,但將其推廣到天下,尤其是府學、州學,豈能都是同樣的配置?適合淳化縣的,一定適合整個大明麽?你閉門鼓搗了這麽多天,就弄出來個這?”

啊!有點糟!

錢用壬臉色發白,冷汗涔涔而落,暗想著這不對勁啊。

明明他是跟吏部尚書藤毅一起搞的事情,怎麽藤毅剛纔受了褒獎,而到了自己這裏,卻變成了疾言厲色?

這劇本,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啊!

“適合淳化縣的,一定適合整個大明麽”,朱元璋的話在錢用壬腦海中衝擊,把他衝擊得渾身一個激靈,連忙再次叩首,顫聲道:“啟稟陛下,微臣……並非冇有改動,在、在後麵……”

這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因為秦楓的那個楓蘭縣學,從結構配置到課程設計,幾乎是臻於完美,錢用壬研究了半天,也冇法想出更好的調整方案。

於是,他就把精力放在關於廩米上。

為了鼓勵人上學,秦楓發放廩米,每人每月八鬥的標準。

這一點,一定會讓陛下很不滿意!

錢用壬和藤毅,就是這麽謀劃的。

尤其是剛纔陛下還特意提到,說秦楓其人“雖然有些小聰明,卻也膽大妄為,竟敢貪汙稅糧”,這就說明,陛下對秦楓用貪汙的稅糧發放廩米的事情,自然是極不滿意的。

所以,看了我奏摺後麵的內容,說不定我還能挽回在陛下麵前的形象……

哦?

朱元璋聞言,耐住性子,重新拾起桌上的奏摺,翻到後麵。

錢用壬戰戰兢兢,連頭都不敢抬起來,但心中卻是頗有把握,畢竟朝堂上人人皆知,陛下出身寒微,早年家境困頓,曾被前朝的各級官吏層層盤剝,以至於家破人亡,所以對貪汙之事最是深惡痛絕!

再加上,去年年底禦駕親征,幾乎是耗儘了國庫,現在整個大明朝正處在極度缺錢的當口。

還花錢搞學校?怎麽可能!

更何況秦楓是用貪汙來的錢糧,討好那些上不起學的老百姓,更是犯了陛下的忌諱。

而我的奏摺,剛好是撥亂反正,不但不費朝廷一粒糧食,反而還能充盈國庫,那真是為君分憂,嘿嘿……

“錢用壬!!!”

猛然間,朱元璋一聲怒吼,打碎了錢用壬的所有幻想。

啊?

錢用壬懵了,渾身劇震,連忙匍匐在地上,顫抖著聲音,咬牙道:“臣、臣在……”

“來人呐!”朱元璋直接不說廢話了,咬牙切齒地怒吼道:“把這個欺君罔上的廢物,給朕拖了出去,重打五十大板,讓他清醒清醒!!”

一聲令下,如狼似虎的宮廷內衛頓時湧了進來,不由分說,便把麵如土色的錢用壬左右架起來,拎小雞似的拖走。

可憐錢用壬連慘叫都不敢,唯恐觸怒皇帝,五十大板變成了砍頭,那就徹底涼了。

可是!

為什麽啊?

我明明提出了更好的方案,更符合皇帝心意,為什麽還要捱打?

錢用壬的心態崩了!

就在剛纔,吏部尚書藤毅,還因為同樣的奏摺,獲得了皇上的肯定,為什麽輪到自己這邊,就變成了挨板子?

龍顏震怒,嚇得藤毅也是噤若寒蟬,哪還敢給自己這個盟友求情。

這個時候了,自然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他也鬨不清楚,錢用壬的奏摺都是一同參詳分析的,按理說後麵那些關於收取費用辦學的意見,應該是符合大明朝目前窘迫的狀況,也符合皇帝的心意,哪知道把陛下氣成這樣……

啪啪啪!啪啪啪!

門外開始傳來清晰的聲音,闆闆到肉,打得那叫一個實在。

皇帝發怒了,還不好好打,那恐怕接下來捱打的就是自己了。

所以,管你什麽錢大人還是糧大人,五十大板,一板都不能少。

該死!

這廝真是欺人太甚!

朱元璋看著那份奏摺,怒氣未消。

這上麵說,楓蘭縣學雖然有其可取之處,但發放錢糧,引誘學子就學的做法,十分不妥。

錢用壬認為,不但不應該發什麽廩米,反而是求學應該向朝廷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糧,畢竟自古以來,拜師學藝,哪有空著手的?古之聖人,也講究收個束脩啊。

以此為依據,錢用壬殫精竭慮,製定了非常詳細的學費製度,從縣學、州學、府學,乃至邊境衛所,都有不同的學費標準,可以說很是花費了一些心思……

可是,朱元璋看著這些條條款款,越看越是火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