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在 作品

第64章 旋渦

    

-

[]

第二天,

蘭心大戲院裝修,容納的觀眾大減。

結果,《是!首相》在各大報紙、雜誌反而變得爆火,大量的討論喧囂塵上。

這些討論直指唐寧街、白廳、威斯敏斯特宮,

老爺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就在1900年的年底,來年的預算都做好了(贓都分好了),忽然出來這麼一部爆款,把政客和事務官的關係推到了風口浪尖,陷入全民討論當中。

……

威斯敏斯特宮。

丘吉爾和沃德豪斯朝辦公室走著。

周圍是各種討論,

“我看啊,羅伯特這次要不太好受咯~”

“倫敦的市民們霧裡看花,還真以為首相是個傻蛋,不削減戰列艦是因為事務官和皇家海軍的壓力,這件事一定讓首相很惱火。”

“要不承認自己傻,要不承認自己的政策有問題,換誰都惱火。”

“哈哈……”

“噓,小點兒聲!”

……

嘲笑的有之,

惱怒的有之,

冷眼旁觀的有之。

因為《是!首相》的爆火,人們難免把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代入吉姆·哈克,

偉大的大英帝國怎麼能交給這樣的人治理?

開什麼玩笑!

於是,除少數保守黨的喉舌,各大媒體都開始討論英國政府的製度,

到最後,《泰晤士報》都冇辦法再裝死,不痛不癢地說上幾句。

沃德豪斯笑著說:“冇想到啊冇想到,陸先生竟然送了咱們一份大禮,現在的內閣怕是正忙得焦頭爛額……哈哈哈,我想起昨天的事我就忍不住想笑。”

“昨天的事”指的是塞西爾衝撞女王,被迫向陸時敬酒,

這件事若傳出去,塞西爾必定顏麵掃地。

丘吉爾歎氣,

“羅伯特是被衝昏了頭了。”

因為丘吉爾目前依然是保守黨人,所以會用“羅伯特”稱呼塞西爾。

兩人聊著,一路來到沃德豪斯的辦公室門口。

他們推門而入。

這間辦公室比丘吉爾的辦公室要寬敞五倍以上,觀賞綠植裝點各處,傢俱除了寬大的辦公桌,還有沙發、酒櫃、扶手椅,甚至在角落處擺著一個雪茄櫃。

丘吉爾也不客氣,取幾根雪茄放入隨身的小盒子,

隨後,他搬了椅子落座,將夾在腋下的報紙依次攤開在桌上,分心多用、同時閱讀。

沃德豪斯掃了眼那些報紙,

“你什麼時候開始看《金融時報》了?”

丘吉爾說:“就在幾天前吧。《金融時報》的專業性很強,將來或許會成為掌握這個國家的人最喜歡的讀物。所以說,如果有可能,還是儘早接觸一下。”

沃德豪斯笑了,

“掌握這個國家的人?你說那些大企業家和大金融家?”

丘吉爾也跟著笑,

“不,我說的是大英帝國那些淳樸善良、堅定勇敢的市民們。你彆忘了,我們是民選國家。”

沃德豪斯調侃地鞠躬,說道:“是!首相。”

丘吉爾回敬:“可惜您不是漢弗萊。”

兩人相視而笑。

過了一陣,丘吉爾把今天的報紙看完了,隨手放到一邊,說道:“唉,《曼徹斯特衛報》都快把內閣給噴爛了,就差在羅伯特那個光禿禿的前額上印下‘無能’這個詞。”

沃德豪斯攤手,

“正如你剛纔說的,我們是民選國家,市民們甚至可以進入下議院看你的激情演講。這種政治全民化的背景下,百姓們的參與意願高,首相就難免挨噴咯~”

丘吉爾白了對方一眼,

“你這話說的……什麼‘激情演講’,怎麼聽著那麼像作秀!?”

本來就是。

沃德豪斯甚至懶得吐槽對方。

丘吉爾露出詭詐的表情,

“《是!首相》重點描繪的事務官群體,事務官也不參加你所謂的‘全民政治’啊。”

沃德豪斯用右手點點對方,

“你這話,政治不正確。”

“哈哈!”

“哈哈!”

兩人再次暢快大笑。

在他們這樣的政治精英眼裡,指望百姓不犯糊塗,還不如指望耶穌複活,後者比前者靠譜得多。

沃德豪斯說:“你知道嗎?埃爾文和首相好像有些齟齬。”

丘吉爾一臉愕然,

“我怎麼冇有聽說?”

沃德豪斯聳肩,

“溫斯頓,你現在都快成保守黨的叛徒了,人家怎麼會把這種機密告訴你?”

丘吉爾無語,心說沃德豪斯還是自由黨人士呢~

他問:“莫非是埃爾文想在預算上動歪腦筋,平賬?”

沃德豪斯點點頭,

“一點就透!”

丘吉爾一邊摸著下巴,一邊思考,

皇家海軍那幫人一個個腦滿腸肥的,要說嘴裡冇吃、手上冇拿,任誰都不會信。

現在因為《是!首相》,市民們對海軍開支的事情很關注,讓內閣壓力無比巨大,一切問題都要從速從快解決,所以埃爾文便準備藉此機會把之前的那些事給消了。

冇想到一部諷刺戲劇竟能招來如此風暴。

“嘖……”

丘吉爾咋舌。

一旁的沃德豪斯說道:“不知道埃爾文是怎麼想的,真不怕塞西爾把他削了?”

丘吉爾搖搖頭,

“不會。你彆忘了,南非那邊的利益是保守黨絕對不會放棄的,羅伯特還指望著海軍賣命打仗呢~更何況,歐陸還有個德國。羅伯特乾不出魚死網破的事,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裡咽。”

沃德豪斯冷笑,

“既然不能壯士斷腕,那財政大臣就等著辭職吧。”

丘吉爾感慨,

財政大臣辭職?

到時候,怕是整個內閣都會跟著陪葬,

這是要把保守黨屋頂給掀掉的節奏。

當然,這事還須從長計議、徐徐圖之,一兩個月內暫時不好動手,

若這段時間又生事端,

例如,

英布戰爭英國忽然打贏了、

德國忽然腦抽掀起世界大戰、

女王忽然駕鶴西去、

……

發生類似的情況,那事情又不好講了。

但不管怎麼說,一切都在朝著對自由黨有利的方向發展。

沃德豪斯露出滿意的表情,

“冇想到啊冇想到,陸教授竟然有如此功力,硬是憑藉一部戲劇攪出了這麼大的旋渦。”

丘吉爾說:“《是!首相》隻是誘因,主要還是埃爾文和羅伯特本身就尿不到一個壺裡,硬尿的結果就是現在這樣,忽然被外界因素乾擾,埃爾文呲了羅伯特一鞋。”

這神奇的比喻……

沃德豪斯試著想象了一下,頓覺畫麵太美。

他搖搖頭,把那幅荒誕的畫麵清出腦海,隨即道:“之前陸時說想在倫敦政經成立民調機構,這個錢我們會出,自由黨向來說到做到。”

丘吉爾點了點頭,

實際上,他覺得陸時的民調是比《是!首相》還要厲害的大殺器。

他也不知這種感覺是怎麼來的,

“或許是我敏感了吧……”

丘吉爾用隻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自言自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