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在 作品

第58章 首相體

    

-

[]

連續一週的時間,蘭心大戲院場場爆滿。

歐文冇想到自己六十歲了還能有新的代表作,

於是,作為劇院經理的他大筆一揮,不管是哪位戲劇大家,全部給陸時讓道,以至於莎翁的《王子複仇記》都被臨時下線。

在這種情況下,《是!首相》開始在街頭巷尾成為新的話題。

……

倫敦大學學院,

圖書館。

所羅門和尼科利奇坐在一起,麵前是攤開的稿紙,

兩人正寫著論文。

忽然,所羅門用手肘捅了捅好友,低聲問道:“怎麼樣?你看了嗎?”

尼科利奇環視一圈,

隻見其它學校的學生時不時看過來,目光中滿是不忿。

竊竊私語四起,

“聽說倫敦政經的人能弄到票?”

“嗯,誰讓蕭先生是他們的校監、陸教授是他們的客座教授呢?而且,最近還有小道訊息傳出,說是陸教授會在倫敦政經長期任職。”

“可惡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其他學生的目光如劍,彷彿能把所羅門和尼科利奇刺穿。

“嘶……”

尼科利奇倒抽一口冷氣,對所羅門說:“喂,你就不能小聲點兒嗎?”

所羅門無辜,

“我已經夠小聲的了。他們要怨憤是他們的事,咱們就算再謹小慎微地行事,他們也總會找到藉口。遷怒嘛,不就是這樣的?”

尼科利奇無法反駁。

他對《是!首相》的火爆程度有切身體會是因為他的法國室友。

法國室友最近依然浪裡個浪,正在追求一位美麗的小姐,

結果,那位小姐很不同,一不要鮮花、二不要情詩,隻要一張《是!首相》的票,導致法國室友幾次三番請尼科利奇幫忙。

倫敦政經隻有幾百人,而校監蕭伯納每天都會放一百張平價的內部票,

一週下來,這些票已經對全體師生實現了覆蓋,所以對尼科利奇來說,幫室友買票不過是舉手之勞,就隨手幫忙弄了兩張,還賺了一鎊的跑腿費。

於是,令人震驚的事發生了,

法國室友在看完《是!首相》的當晚就把那位美麗的小姐拿下了,

非常之離譜。

想到這事,單身狗尼科利奇就不由得煩躁,

西班牙人比法國人差在哪兒了?

Fxxk!

越想越不是滋味,

啪——

尼科利奇把手裡的筆放下了,低聲說:“唉,寫不下去了。”

一旁的所羅門當然不知道單身狗的心理活動,

他看看尼科利奇眼前空白的稿紙,說道:“沒關係,不寫就不寫唄~反正論文也就這麼回事。”

尼科利奇無語,

“論文也就這麼回事?你可真敢說。”

所羅門嘿嘿一笑,

“尼加提,教授讓你寫論文的目的是什麼?”

尼科利奇眉頭皺起,吐槽道:“這是什麼蠢問題?教授讓我們寫論文,肯定是為了讓我們證明自己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

所羅門高深地搖搖頭,

“錯。尼加提,教授讓你寫論文,是為了讓人‘相信’你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

尼科利奇總感覺所羅門的說話方式透著幾分熟悉,

他說道:“讓誰相信?教授嗎?”

所羅門微笑眨眼,

“不是教授,是你自己。教授知道你冇有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至少,暫時冇有。”

“噗~”

尼科利奇當場笑噴。

他此時已經反應過來了,好友的說話方式學的正是《是!首先》中的漢弗萊,

而他自己則在無意間客串了一把伯納。

兩人關於論文的討論,其實就是漢弗萊和伯納關於國防政策的討論。

當然,所羅門說的並不算錯,

作為倫敦政經的文科生,論文的落腳點往往涉及國家治理層麵,如城市科學規劃、生產力的發展、女性立法和依法治理等,

但教授心裡清楚得很,絕大部分學生都不具備這方麵的學術能力。

因此,

學生知道自己冇有學術能力;

教授知道學生冇有學術能力;

學生知道教授知道學生冇有學術能力;

……

但正因為這種“知道”,學生在寫論文的時候冇必要妄自菲薄,對自己的能力過度懷疑,非要追求筆下的文字多麼完美,反而導致論文的邏輯錯亂。

當然,道理是冇錯,但所羅門的說話方式還是讓尼科利奇忍不住吐槽:“看了《是!首相》,你還悟出自己的一套歪理邪說來了?”

所羅門白他一眼,

“你是不清楚‘首相體’有多火!咱們學校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歡模仿漢弗萊的說話風格呢~”

首相體!?

冇想到這種說話方式還弄出了一個專有名詞。

尼科利奇忍不住抿唇偷笑。

另一邊的所羅門歎氣,

“不過,模仿漢弗萊總是讓我有種很不爽的感覺。牛津大學的畢業生了不起啊!?”

尼科利奇說:“就是了不起。有本事你去模仿吉姆,他纔是咱們倫敦政經的人呢。而且,還是首相。”

所羅門一陣無語,

在《是!首相》中,吉姆總是被漢弗萊牽著鼻子走,顯得蠢萌蠢萌的。

良久,所羅門說:“雖然知道陸教授擅長諷刺,但也冇必要拿自己學校開刀吧?”

其實也不能算是開刀,

在現代,唐寧街的準入門檻就是倫敦政經,

在牛津劍橋的畢業生眼裡,倫敦政經畢業的好歹算是半個人,至於其它學校的畢業生,可能連人都不是。

尼科利奇說:“好歹吉姆當上首相了,已經算登堂入室了。如果真的像外界瘋傳的那樣,《是!首相》的編劇出身白廳,那絕對不可能給吉姆安排這麼低的出身。”

什麼叫“這麼低的出身”?

聽了這話,所羅門更生氣了。

但生氣有什麼用?

事實如此。

尼科利奇笑著說道:“很多人已經能把《無人生還》的Lu、在《曼徹斯特衛報》和《每日電訊報》上發社評的Lu、《是!首相》的編劇Lu聯絡在一起了,也許過不多久,陸教授會真正地走向台前。”

小說和社評再怎麼出圈,也比不了戲劇,

這是傳播效率決定的。

就像現代的很多網文,數據再高,也隻是小圈子裡的事,可一旦影視化,瞬間就不一樣了。

尼科利奇說:“等到觀眾知道編劇Lu就是倫敦政經的陸教授,他們自然會知道陸教授在《是!首相》裡反覆調侃吉姆學曆的良苦用心。”

所羅門鬱悶歎氣,

“罷了,我也寫不進去了,而且在這兒被倫敦大學聯盟的其他學生盯著,總感覺我們好像做錯了什麼似的。走吧。”

兩人一起離開圖書館。

結果,剛出門,就聽到一個倫敦政經的學生高談闊論:

《曼徹斯特衛報》的讀者是自以為應該治理國家的人;

《泰晤士報》的讀者是真的在治理國家的人;

《每日電訊報》的讀者覺得我們正被彆國治理著;

……

又是首相體。

尼科利奇和所羅門相視而笑,

《是!首相》確實是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