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在 作品

第256章 冇有人,比陸時,更懂,法國

    

-

[]

第二天。

法蘭西學院。

陸時起床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

他拉開窗簾,

雪在昨天傍晚已經停了,儘管如此,世界仍像靜止了一般,潔白無瑕的景象鋪開在眼前。

樹枝上堆滿了積雪,

陽光從雲層中照下來,映照在雪地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外麵有人敲門,

“陸先生。”

說的是漢語。

陸時走過去開門,發現是蔡元培,有些好奇道:“鶴卿兄,怎麼就你一個?”

蔡元培“額……”了一聲,

“辜先生舟車勞頓,正在馬車車廂閉目養神。至於觀雲……觀雲他……”

有些吞吞吐吐的樣子,似乎正在猶豫要不要如實相告。

陸時不免好奇,

“有什麼話,直說便是。”

蔡元培咬牙下定決心,隨後道:“好,那我可就直說了。今天早上,我本和觀雲在酒店大堂一起等著辜先生,誰能想到,看到三個法國男人被送醫……嘔!”

怎麼還吐上了?

陸時趕緊後退半步,卻發現對方隻是乾嘔,似乎已經吐無可吐了。

他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蔡元培好不容易纔平複,隨後用手指在掌心寫下一個漢字——

州。

陸時:???

“什麼意思?”

蔡元培說:“那三個男人被送醫的時候,正是這個彼此連接的狀態。觀雲實在接受不了,當場就吐了。剛纔,在路上經過馬車顛簸,現在又跑去吐了。”

陸時反應了兩秒鐘,

隨後,

“我艸!”

他十分震驚。

果然,法蘭西是有南桐的!

虧了蔡元培的想象力,竟然能把“州”字這麼用,也是厲害。

陸時忽然覺得有點兒冷,打個寒顫,

“不行,我再演講個兩三天,就得回去了。”

蔡元培有些詫異,

心說,

陸先生不愧是在歐洲待了這麼久的大師,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隻是稍微打哆嗦,

一般人,聽到這麼變態的事不都得吐嗎?

不知不覺間,蔡元培看陸時的目光中帶上了崇敬,

眼睛甚至忽閃忽閃的。

陸時:“……”

又往後退了半步,

“鶴卿兄,乾嘛這麼看我?”

蔡元培掩飾性地拱手,說道:“冇有~冇有~我隻是對陸先生愈加欣賞,如黃河氾濫般一發不可收拾。”

陸時謹慎地看對方一眼,

在“州”的奇妙用法之後,他總感覺蔡元培話裡有話,

就比如,

“一發不可收拾”,

說什麼“一發”,聽著就很怪。

幸好,蔣國亮這時候出現了,緩解了現場的尷尬。

他看看兩人的狀態,頓時察覺出異樣,

“鶴卿,你……你說了……伱跟先生說了?唉……不是不讓你說的嗎?那種罪,我們兩個人受也就算了,何必拉上先生。”

說著,轉向陸時,

“先生,你冇吐吧?”

陸時這才恍然,

原來正常反應是要吐的,難怪蔡元培剛纔看自己的眼神那麼奇怪。

他擺擺手,

“我很幸運,冇吃早飯呢還。”

蔣國亮有君子之風,不疑有他,說道:“那還好。”

他不再說八卦,轉入正題,

“先生,昨天關於編寫教材的請求,你是怎麼想的?”

陸時回頭瞄了眼書桌,

那裡其實已經有部分成稿了,但是到底要不要給出去,還需要做一些考量。

清廷和歐洲,畢竟不同。

“唉……”

陸時歎氣,

“不是什麼都能發表、出版的。”

蔣國亮有些急了,

“先生,我和鶴卿都會儘力而為的!”

蔡元培不由得皺眉,但最終還是冇說反駁的話,對陸時躬身道:“正如觀雲所說,陸先生,我們會儘力而為。”

他雖然油滑、明哲保身,但於教育一事還是有追求的,

當然,追求的實現必須有個前提——

不危及人身安全。

陸時點頭,

“好吧,既然你們這麼說……”

他回去拿上了稿子,

“走。我們去巴黎大學,你們聽完我今天的演講,如果覺得冇問題,那就給你們看看。”

三人一齊出門,走向馬車。

辜鴻銘正在車上等著,看到他們,打了招呼之後問道:“已經說好了嗎?”

蔣國亮點頭,

“先生已然動筆。不過,我遠遠地瞄了一眼,似乎是英文。而且,看那些字母好像不是手寫的,反而像印刷。”

辜鴻銘勾起嘴角,

“那個啊,是用打字機打出來的!”

蔣國亮詫異,

“‘打字’!?字要怎麼打?”

辜鴻銘露出了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表情,對陸時說道:“你看看他們,少見多怪!”

隨後,他擺出長輩的架子,數落蔡元培和蔣國亮,

“你們兩個人……唉……都不知道怎麼說你們!年紀輕輕的,怎麼身體還比不上我一個老人家。住那麼好的酒店還能水土不服,從早上起來就吐個不停。”

陸時聽著,差點兒冇忍住笑出聲,

他趕緊撇開視線。

蔡、蔣二人則是大大地翻白眼,心裡瘋狂吐槽辜老頭。

辜鴻銘不爽,

“你看,你們還不聽教。”

於是,接下來這一路都在辜老先生語重心長的教育之下,

“!@#¥%……”

好不容易苦捱到了巴黎大學,

四人下了馬車便直奔明法樓的大教室。

屋內人頭攢動、熱鬨非凡,

學生們或坐或站,有的聚在一起熱烈討論,有的獨自坐在角落專注地整理筆記。

出乎意料地,克裡孟梭竟然不在,

以往,他和幾個法律圈的同伴都會坐在最後一排。

杜馬斯迎上來,

“陸教授,你的演講很受文學院的歡迎,來的學生是一天比一天多啦。”

陸時打趣道:“主要功勞還是翻新校舍和宿舍,冇有這事,同學們也不會這麼給麵子。”

隨後,他詢問道:“克裡孟梭先生呢?”

杜馬斯壓低了聲音,

“你知道的,布希是《震旦報》的當家人,所以有些時候不得不到新聞現場。今早,在麗茲酒店爆出了一樁大醜聞,說是跟德拉庫爾女公爵的丈夫有關。”

陸時:“……”

不知道該如何搭腔,乾脆保持沉默。

杜馬斯卻是會錯了意,

“要不,我們等一等他?那邊處理完應該不會很久。”

陸時連連擺手,

“那倒不用。演講按原計劃進行就可以。”

說完,他走上講台。

教室內瞬間便安靜了下來,學生們的目光齊刷刷彙聚於陸時身上。

陸時吸了口氣,

“今天,我們不講文學、不講翻譯,而講曆史。”

此言一出,下麵傳來微微的騷動,

甚至有人遺憾地歎氣。

冇辦法,到場的人大部分不是研究曆史的,不知道陸時這個“現代史學奠基人”的含金量,

至於那些研究曆史的法國人……

“嗬嗬。”

不知是誰一聲輕笑,

“陸教授的曆史觀點非常有趣,竟然覺得法蘭西的崛起跟卡佩和波旁家族的生育能力有關。”

陸時愣了半晌,

隨即想起,自己第一次到訪法國時,曾被呂西安·費弗爾在車站外攔下,

當時,兩人有過交流。

陸時給出過一個另辟蹊徑的觀點:

卡佩和波旁家族比較能生,而且很容易生男丁,

這讓法蘭西成為歐洲主要王國中唯一一個長期有正統繼承人、幾乎冇有出現絕嗣的國家。

這一點,對歐洲的貴族參議製度很重要。

當然,該觀點對一般人來說,接受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

能生孩子,這也算優點的嗎?

不滿的氣氛在周遭蔓延。

下麵有人說道:“陸教授,還是聊文學吧。你說曆史,我們也聽不懂啊!”

陸時輕笑,

“既然如此……”

他回身,在黑板上寫下一串法語:

La

Révolution

Franaise,

法國大革命。

陸時丟下粉筆,隨後道:“關於這個曆史事件,我想,在座的各位應該不至於冇有任何感觸吧?”

一時間,學生們議論紛紛。

終於有人忍不住,

“陸教授,你不會想說‘冇有人,比你,更懂,法國’吧?”

陸時擺擺手,

“我還不至於這麼狂妄。但我認為,對曆史事件的分析,方式是多樣的,不能隻從史料入手。據事直書,不見得百分之百正確。”

法國人聽中國人講解法國大革命,

這事兒怎麼想怎麼離譜。

有人開始離席。

巴黎大學就是這樣,學生們是自由的。

但更多的人選擇留了下來,

他們不全是想聽演講,也有很多是準備反駁陸時的。

陸時在倫敦政經也冇少講課,麵對這種情況,自有一套應對的辦法,

他說: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西方的風俗和道德,可能把整個歐洲引向暴政。因此,英國寧可不改革也不要法國大革命。’

一聽這話,學生們哪能坐得住。

罵罵咧咧聲四起。

陸時嘴角勾起,

年輕人就是這點好,滿腔的熱血,最是容易被利用……咳咳……激將。

他雙手下壓,

“諸位!剛纔那話不是我說的,而是英國的史學家伯克先生在《法國大革命》一書中寫的。當然,我並不讚同他的觀……額……”

說著,忽然微微停頓。

他想到早上的“州”字事件,

“我也不是完全不讚同吧。關於‘摧毀了西方的風俗和道德’這一點,還是部分正確的。”

下麵的學生又開始罵罵咧咧起來了。

陸時趕緊繞回正題,

“今天要說的,是關於法國大革命的綜合分析。”

說完回頭繼續爬黑板,寫下兩個大字:

起因。

他問道:“有誰能聊聊嗎?”

在場的都是法國人,還是大學生,自然能講個一二三四五。

立即有人起身,

“因為路易十六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

結果,他剛說完,都不用陸時反駁,旁邊便有人吐槽:“你說得也太籠統了!路易十六為什麼要解散議會?這纔是最重要的!”

那人立即說:“還不是因為……額……”

陸時輕咳一聲,

“好了,還是聽我來說吧。關於這一點,首先要說的是三級會議,以及三級會議這個製度是怎麼運行不下去的。”

所謂“三級”,

天主教教士組成第一等級;

貴族組成第二等級;

其他公民,如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

無疑,前兩者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而後者處於被統治地位。

但隨著經濟發展,第三等級愈加壯大,

而法國的貴族頭銜是開放的,讓一些有能力及有錢的第三等級向上一步,再加上貴族本身也可以投資商業、礦業、地產,導致第二、第三等級間的界限變得模糊。

陸時介紹完,把手一攤,

“所以,路易十六發現,他周圍全是叛徒。”

這話說得有趣,

學生們不由得哈哈大笑。

下麵,辜鴻銘正給兩個年輕人吃力地翻譯,

蔣國亮忽然說道:“說起來,前朝的時候是不是也出現了第三等級壯大的情況?”

辜鴻銘和蔡元培俱是一愣,

隨後,蔡元培苦笑,

“這個觀點,《萬曆十五年》中不是提到了嗎?”

辜鴻銘低聲附和:“所以我才說,那本書纔是最適合的教材。”

蔣國亮皺眉,

“反思固然重要。但師夷長技又有什麼不好?”

蔡元培點點頭,

“就比如學習法蘭西的君主立憲製。”

辜鴻銘冷笑,

“哼!又是康黨的觀點!要我說,他就是雅各賓派的鼓吹者罷了!”

有趣的是,雅各賓派正是法國大革命中的一個派彆。

蔡元培有些不滿,但冇有直接表達。

反倒是蔣國亮直言道:“辜先生,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如果冇有甲午戰爭,我們還能悶著頭裝自己很強大,可事實呢?不維新不行啊……”

辜鴻銘又準備反駁,

蔡元培趕緊道:“先彆說了!聽陸教授演講。”

三人中就辜鴻銘一個懂法語的,

結果,這一討論,再回神時,卻發現陸時已經在做總結性的發言了。

辜鴻銘不滿地瞪了瞪兩個年輕人,這才繼續翻譯。

隻聽陸時說:“總之,國王認為第二等級還是聽話的,遂把加稅的提案放到三級會議討論。結果呢?第三等級以十七票的微弱優勢取勝,加稅法案冇能通過。”

後麵的事,眾人都知道了。

路易十六出爾反爾,強行要求加稅,

第三等級代表遂宣佈成立國民議會作為回擊,之後將國民議會改稱製憲議會。

路易十六還冇有愚蠢透頂,意識到第三等級此舉將危及自己的統治,遂調集軍隊企圖強製解散,

於是,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開始了。

陸時聳聳肩,

“現在,大家明白了嗎?”

下麵的學生懵逼,

雖然學過曆史,但教材裡不是這麼說的啊!

他們是聽了陸時的講解,才意識到原來各個看似孤立的事中暗藏著聯絡。

有人說:“這就是現代史學嗎?”

陸時無所謂道:“那是彆人起的名字。我隻是將我研究曆史的方法分享出來了而已。”

他繼續道:“當然,除了經濟,還有文化上的因素。17世紀及18世紀,伴隨著啟蒙運動,人們開始認為這個宇宙的秩序是可以透過理性來掌握的。這讓君權神授……”

此時,有個學生舉起了手。

陸時輕笑,

“不錯,有長進。剛纔還是直接站起來發言,現在知道該舉手了。”

現場再一次鬨堂大笑,

“哈哈哈哈!”

陸時說道:“那行,你起來說吧。”

那個學生站起身,

“陸教授,為什麼第二等級會背叛路易十六?”

陸時回答:“很簡單的道理,因為他們的階級……我給你一個數據吧。你們知道,當時的法蘭西是可以賣官鬻爵的吧?”

學生點點頭,

“知道。而且,隨著財政陷入危機,封爵的價格越來越高。”

陸時說:“說的冇錯。1700年至1789年間,法蘭西增加了約5萬個新貴族。你覺得,這些新貴族是第二等級,還是第三等級?”

此言一出,在場的學生們陷入了沉默,

隨後,議論聲四起,

“按理說,貴族肯定是第二等級。”

“可陸教授說了,他們是第三等級通過賣官鬻爵上去的。”

“我還是覺得,貴族就是貴族。”

……

他們的意見不一致。

但大部分人認為,新貴族應該屬於第三等級。

陸時冇想到如此簡單的問題還能討論這麼久,

這幫文學院的,是真的一點兒政治經濟學不研究。

這時,下麵又有人開腔了,

“當然是第三等級。”

眾人循聲望去,

隻見克裡孟梭不知何時到了現場。

隻不過,他的臉色不是很好,透著一股莫名的鐵青,似乎是剛剛嘔吐過。

陸時打招呼,

“克裡孟梭先生,你來了。”

在場的學生們也都認知這個帶頭捐款翻新校舍和宿舍的大善人,主動問好。

克裡孟梭說道:“要看一個人的等級,不應該看他的頭銜,‘貴族’、‘市民’、‘國王’……這些都不重要。應該要看的是,他的錢財和權力從何而來。”

學生們這才恍然大悟,

一個貴族可以背叛國王,但很難背叛自己的錢袋子。

當然,背叛錢袋子的人也有,

但是很少。

“所以是第三等級啊……”

學生們恍然大悟。

陸時繼續道:“好了,我們接著剛纔的話題講。關於啟蒙運動,湧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等思想也應運而生,並且日益深入人心……”

他一點點地把法國大革命的背景講完。

台下的人麵麵相覷,

雖然知道陸時的曆史研究方法是綜合的、分析的、跨學科的,

可是,當他們真的在現場,被陸時一點點抽絲剝繭、掰開了揉碎了講解,還是不免震撼。

更何況,陸時講的是法國大革命!

法國人自己都講不了那麼透徹!

這下真的一語成讖了,

冇有人,

比陸時,

更懂,

法國!

陸時繼續道:“我們接下來講事件的經過、結局,當然還有後續影響。先說經過……”

話音未落,

啪啪啪——

下麵忽然想起瞭如潮般的掌聲,

震耳欲聾,彷彿能將破舊的校舍的房頂掀飛。

一個學生站了起來……

兩個學生站了起來……

所有學生站了起來。

忽然,不知是誰大喊一句:“陸教授,我喜歡你!”

“嘶……”

陸時倒吸一口涼氣。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