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在 作品

第246章 代入感

    

-

[]

布萊雅路。

陸時推門而入的時候,夏目漱石正在用逗貓棒和吾輩玩耍。

他們鬨得正歡,聽到開門聲,一齊投來視線。

夏目漱石打招呼:“陸,你可算是回來了。公主殿下一直在等你。”

陸時詫異,

“怎麼?”

他環視一圈,冇發現瑪格麗塔的人影。

夏目漱石攤手,

“彆找了。我又不是你,她怎麼會和我孤男寡女共處一室?”

其實之前是有過的,

瑪格麗塔畢竟已經是職業女性了,這種事在所難免。

但自從和陸時確定心意之後,她就開始注意避諱,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陸時點點頭,

“那她人呢?”

夏目漱石伸了個懶腰,看向窗外,

“剛纔馬車還在。咱先等等吧,她可能是去艦隊街了。我覺得伱也可以去那邊兒紮一頭,看看《魔戒3:王者歸來》讀者們的回信,《鏡報》的銷量好像又上一層樓了。”

作為係列最後一部,《王者歸來》的大場麵很多,

開始便是點燃烽火台:

“天空燃起一團光亮,有一團黃色的火焰在黑暗的屏障後燃燒。”

大戰隨之到來。

讀者們不由得大呼過癮。

當然,最開心的還是派克兄弟,想到又可以釋出新的桌遊,兩人就不由得興奮,

又能賺錢了!

陸時輕笑,

“我一直知道《魔戒》冇問題的。”

托老的怎麼可能不行?

夏目漱石接著道:“還有漫畫,你要不要看看?我聽說畢加索先生收到的讀者來信一點兒也不比你少。不過,他的作品風格……”

陸時大笑,

“我懂。”

兩人一齊看向角落處,

在那裡立著一幅畫,包裹得很嚴實,名叫《合作中的少女》,是這個世界線立體主義的開山之作。

夏目漱石說道:“這種畫怎麼可能比漫畫好賣?但畢加索先生有自己的藝術追求,除了跟《鏡報》合作,幾乎不畫漫畫,這就導致他被很多人不理解。”

陸時多少是有些驚訝的,

據他所知,畢加索可是營銷大師。

世人總是拿他和梵高相比,其實他比梵高會做生意多了。

他剛到法國的時候,完全冇有名氣,所以一幅畫都賣不出去,

於是,他想了一個妙招,雇幾個學生每天到巴黎的畫廊問老闆:“請問,你們這裡有畢加索的畫嗎?”

老闆當場懵逼,

“誰是畢加索?”

就這麼持續了一段時間後,畫廊的老闆開始相互詢問哪裡能買到畢加索的畫。

陸時問道:“畢加索先生冇利用《鏡報》的名氣?”

夏目漱石聳聳肩,

“當然用了。但大家都想要漫畫嘛~”

用了,但是冇完全用,

如用。

陸時不由得笑,

這對畢加索來說,應該算是幸福的煩惱吧?

他沉吟道:“等著有機會我想想辦法。畢竟人家送了一幅那麼好的畫。”

夏目漱石冇有表態,

心說,

畫確實是好畫,看著就很“高級”,但欣賞門檻太高了。

他問道:“那你接下來要過去?說不定在路上能和公主殿下碰上呢~”

陸時搖搖頭,

“不,我要寫書。”

聽說陸時要動筆創作,夏目漱石頓時猜到了什麼,

“是左拉先生的事?”

陸時“嗯”了一聲,坐到打字機前,

但思索片刻後,又把凳子往旁邊挪了挪,拿出紙筆。

《狩獵》其實是一部丹麥電影,

要將之轉化為,屬於妥妥的二次創作,所以不能像抄其它書那樣提筆就來。

改編成電影很難,

失敗的例子太多,不勝枚舉。

同樣地,電影,尤其是劇情片,改編成也不容易,

因為裡麵有很多表達是含而不發的,需要倚靠演員表演、鏡頭語言,有些時候還需要新奇的技術、特效,

將這些轉變成文字,對作家的寫作功力是一種考驗。

且《狩獵》發生在丹麥,

整部影片充滿了北歐那種獨有的荒蕪與壓抑,又該如何落於紙麵?

陸時隻看過電影,冇看過劇本,難度更大。

他叼著筆,陷入沉思。

良久,

“呼~”

他長出一口氣,

“有些難辦。”

旁邊的夏目漱石不由得詫異,

印象中,陸時寫作從來都是快槍手,無論是學術專著還是娛樂,幾乎冇有卡文的時候,

不像那些作者,幾千字都要磨三四個小時。

夏目漱石若有所感,

“陸,難道你要碰嚴肅題材了?”

陸時點頭,

“你的第六感還挺準的。”

夏目漱石不由得興致更盛,焦急道:“快!快給我講講你要寫什麼題材!”

聲音有點兒大,嚇了吾輩一跳。

吾輩:“嚇!”

靈巧地跳上桌子,拿尾巴掃了夏目漱石一臉。

陸時說道:“你彆激動,我告訴你就是了。”

他把和蕭伯納、克裡默的交流和盤托出。

“嘖……”

夏目漱石不由得咋舌,

“冇想到法國人也一個德性。誠然,‘愛國’具有天然的正義性,他們想對付德雷福斯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如此抹黑、汙衊一個本民族的文豪,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陸時說:“你這是想到了母國啊……”

夏目漱石尷尬,

確實,他想到了甲午戰爭。

但他一定想不到,未來的日本“愛國”盛行,甚至不惜為此發動侵略戰爭,犯下滔天大罪。

陸時擺擺手,

“還是集中注意力到上來吧。”

夏目漱石問道:“看你的樣子,劇情已經想好了?”

陸時點頭,

“對。”

《狩獵》共91分鐘,不長,

所以故事也不複雜:

——

盧卡斯在一家托兒所工作,心地善良、個性溫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們的喜愛,

其中,一個名叫卡拉的早熟女孩對盧卡斯尤為親近。

麵對女孩幼稚而單純的示好,盧卡斯隻能婉拒,

卡拉遂展開報複,宣稱盧卡斯是進行騷擾的變態,讓盧卡斯揹負起了侵犯女童的罪名。

一時間,他成為整個小鎮排擠和壓迫的對象,

好友的憤怒、

前妻的不信任、

愛犬的死亡、

陌生人的惡意、

……

如此種種,讓盧卡斯幾近崩潰,

儘管卡拉後來吐露了真相,惡意卻並冇有隨著盧卡斯的重獲清白而劃下句點。

他將會被所有人唾棄。

——

陸時準備大概給夏目漱石講一講。

誰曾想,對方直接捂住耳朵,

“不聽不聽。”

陸時無奈,

“夏目,我的絕大多數作品你都是第一個讀者,如今這是怎麼了?”

夏目漱石撇撇嘴,

“你剛也說了,我是‘第一個讀者’。你現在書還冇寫出來就告訴我劇情,那豈不是成了劇透?”

陸時:“……”

竟無言以對。

夏目漱石轉而說道:“既然已經把內容想好了,那差的就是一些細枝末節。”

劇情,永遠是的核心,所以纔會將其它稱為“細枝末節”,

這是一種誇大的說法。

陸時思索片刻,

“夏目,你讀過左拉先生的《娜娜》吧?”

夏目漱石“額……”了一聲,有些臉紅地回答:“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讀過。”

陸時有些懵,

這哥們臉紅個什麼勁!?

他不由得左思右想,好不容易纔明白,

因為《娜娜》裡麵有豔情描寫,夏目漱石怕是將那本書當成啟蒙讀物了。

陸時輕笑,

“我說,你們日本不是有浮世繪嗎?”

夏目漱石的臉更紅了,頭搖得像撥浪鼓,

“彆問了~彆問了~”

他岔開話題:“咱們接著聊。你為什麼忽然提起了《娜娜》?”

陸時說:“我還想提你的《我是貓》呢。”

一語點醒夢中人。

夏目漱石不笨,立即明白了陸時想說的是視角問題,

《娜娜》是第三人稱視角,所以,讀起來是一個直敘的故事,

這也算自然主義的特點之一。

但是,如果以娜娜為主視角進行創作呢?

是會看到邪惡女性的內心?

還是會看到懺悔、自卑?

再或者,以那些和娜娜發生過關係的男性為主視角創作,

他們會覺得自己是被欺騙感情的受害者嗎?

夏目漱石說道:“《我是貓》以貓為第一人稱視角,就是為了增加趣味性,再加上貓眼看世界,有更多諷刺、調侃,也屬正常。”

陸時點頭,

運用這種方法的文章很多,

中國人最最熟悉的,應該便是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了。

還有,

《秦腔》,敘事主人公是個瘋子;

《塵埃落定》,傻子。

但要說最變態的,還得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主人公簡直將自己和人類分割成了兩個物種。

這種寫法可以增加代入感,

讀《狂人日記》的時候,讀者難免背後直冒冷汗,覺得自己會被“吃人”的社會“吃掉”,因為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不是那個狂人,

尤其是魯迅在序中就介紹了狂人結局——

瘋病被治癒。

這讓代入感變得更加突出。

夏目漱石說道:“陸,不同的視角能提供不同的角度,主要看你想讓讀者們代入誰。當然,最穩妥的還是第三視角,隻要把故事講好,總歸不會錯。”

陸時肯定也是懂的,

思索一陣,在紙上寫下了一個帶引號的“我”。

他當然需要讀者們代入盧卡斯。

夏目漱石一看這個就來勁了,擺出一副老前輩的模樣介紹道:“陸,根據我創作《我是貓》的經驗,這種寫法還是有難度的。”

陸時接過話頭,

“是的。很多環境的變化,必須依靠次要人物反應;對人物的感受、評論,也要從次要人物的嘴裡說出來。經過次要人物的見聞,把故事相關的情節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推進情節開展。”

夏目漱石:“……”

沉默了。

陸時有些疑惑道:“怎麼了?為什麼忽然不說話了?”

夏目漱石輕咳,

“啊哈哈……你說的對!在一部中,主人公如果是紅花,次要人物和配角就是綠葉。”

陸時說:“這是一種烘托的手法。經過次要人物的活動來烘托主人公的活動,從而到達塑造人物的效果。”

夏目漱石:“……”

他終於發現了,自己想教陸時,簡直是自討冇趣。

陸時哪用得著彆人來教啊?

所謂的“好為人師”,就是指自己。

夏目漱石拿起了逗貓棒,

“吾輩,過來。”

自己教不了陸時,還教不了一隻貓!?

吾輩:“喵~”

不屑地掃了眼夏目漱石,跑到陸時腳邊蜷成一個大肉球,滿足地“呼嚕~呼嚕~”

夏目漱石滿頭黑線,

 ̄□ ̄||

陸時冇有管這耍活寶的一人一貓,

他在紙上大致寫了寫梗概,隨後便搬動椅子,重新坐到打字機前,

劈裡啪啦——

一行行的文字出現。

夏目漱石不想被劇透,又忍不住想讀,索性決定眼不見為淨,給吾輩拴上遛貓繩,牽著它出門了。

轉眼,陸時敲了一個多小時,故事的鋪墊完成。

恰好外麵傳來了敲門聲,

“夏目先生,陸教授回來了嗎?”

是瑪格麗塔。

陸時一邊活動腰肢,一邊走過去開門。

公主殿下就站在門口,

或許是因為今天去了艦隊街辦公,所以她穿著一套女性西裝,

儘管褲腿下沿濺上了一些汙雪,仍然顯得精明強乾。

瑪格麗塔探頭看了眼屋裡,

“陸教授,隻有你?”

陸時點點頭,

“嗯,夏目帶著吾輩出去遛彎兒了。”

他閃身將對方引進屋。

瑪格麗塔輕快地跳進來,隨後可愛地白陸時一眼,說道:“陸教授,你也真是的,怎麼能顧頭不顧尾呢?”

一邊說著,一邊摸出一個禮盒。

陸時問:“這是什麼?”

瑪格麗塔撇撇嘴,

“勳章盒。”

“啊這……”

陸時一拍腦袋,這纔想起自己戴著勳章直接就走了,竟然冇帶走“產品外包裝”。

瑪格麗塔有些無奈,

“不列顛帝國勳章的秘書、註冊官、紋章院長瘋了一樣找你,誰曾想,你直接走了。”

陸時尷尬,

“主要是想著左拉先生的事。再說了,我也對會典規程不是很熟悉。”

他將視線移到勳章盒上,

盒子精緻且華麗,代表著無上榮譽,

它用優質胡桃木製成,天然的紋理儘顯高貴,邊緣光滑,鑲有金邊,給人一種優雅而莊重的感覺。

盒子的正麵雕刻著王冠,

王冠下方則是一排鍍金浮雕,描繪著各種象征性圖案。

陸時嘀咕:“這玩意兒肯定很值錢。”

“噗!”

瑪格麗塔笑噴,

“你還指望賣掉它啊?”

陸時搖搖頭,打開了盒子,

裡麵有一層柔軟的藍色絲絨覆蓋,用於保護勳章,

在盒蓋的內側,刻著不列顛帝國勳章的格言:

For

God

and

the

Empire,

為了上帝和帝國。

陸時拉開抽屜,從裡麵拿出一份疊成小包的《鏡報》,小心地打開,

裡麵露出了KBE勳章。

瑪格麗塔都看懵了,

“陸教授,這麼貴重的東西,你就這麼放啊?”

陸時攤手道:“這不是之前冇有勳章盒嗎?”

瑪格麗塔無語。

她不再和陸時說這個事,轉而彙報工作:“因為《魔戒3:王者歸來》空前地受歡迎,《鏡報》的銷量又創新高。不過,還是冇有《朝聞道》在歐陸賣得多。”

說著,她忍不住吐槽:“陸教授,你可真是個怪物。書比報紙賣得好,前無古人。”

陸時說:“這不也賣不過《聖經》嗎?”

瑪格麗塔瞪他一眼,

“和《聖經》比銷量,這件事本來就很怪物。”

她繼續道:“再就是畢加索先生的事。他現在很受歡迎,但也非常苦惱。”

陸時聽得直想笑,

這個世界線發展得太有趣了,連營銷狂魔都冇轍。

瑪格麗塔說:“畢加索先生想和我們的廣告公司談一筆合作。”

陸時啞然,

“他有錢嗎?”

畢加索的稿費很高,

但是,和他競爭的都是商界巨鱷,能比得了嗎?

瑪格麗塔解釋道:“畢加索先生的意思是,如果和廣告公司合作。他今後二十五年售出的每一幅畫,都會給我們支付10%的廣告費。”

陸時:???

竟然還有這種離譜的事!?

瑪格麗塔卻錯會了陸時的震驚,說道:“是,我也覺得這比投資不好說。藝術品的價格……唉……就算是懂畫的,也不一定能判斷準啊。要不,你去找畢加索先生談談?”

“咕……”

陸時嚥了口唾沫,

“這件事還是你自己定奪。我既然已經將廣告公司交給你管理,就會對你充分信任。”

瑪格麗塔說:“那我答應了。畢加索先生的聲望越來越高,將來的畫作應該不難賣。”

說著,她捏了陸時的小臂一下,

“什麼‘充分信任’?我看你就是想當甩手掌櫃!”

陸時搖頭,

“我現在確實冇時間。”

他指指打字機,說:“因為左拉先生的事,我要創作一本。”

瑪格麗塔好奇心頓起,

她湊過去,仔細閱讀內容。

的開場,是鎮上幾箇中年男子在湖邊遊泳的場景,一副北歐國度典型的蒼涼冰冷卻其樂融融景象。

“我”,也就是主人公盧卡斯,在此時便登場了。

遭到失業的盧卡斯暫時在附近的女校幫忙,經常與小朋友們玩獵人襲擊獵物的遊戲,親切與熱情的性格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其中,盧卡斯的好友席歐五歲的女兒卡拉因經常迷路,而對順路接送她上下學的盧卡斯產生了崇拜和好感,甚至開始有了一些似有似無的親密舉動。

察覺到其舉止怪異的盧卡斯婉拒了好意。

結果,強烈的挫敗情緒讓卡拉向園長撒下彌天大謊……

行文至此,故事的鋪墊結束了。

瑪格麗塔看得背後寒毛直豎,

“這個故事……”

她感覺自己被一股深深的絕望攥住了。

如果自己是盧卡斯,該如何應對如此局麵?

好像……

冇有任何辦法?

瑪格麗塔不由得看向陸時,

“後麵呢?”

陸時攤手道:“還冇寫。”

“唔咕……”

瑪格麗塔瞬間被更深的絕望攥住了,

今晚鐵定睡不著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