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在 作品

第174章 純粹

    

-

[]

第二天,清晨。

廣場酒店。

上層雙人間,陸時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發現沃德豪斯已經醒了,正坐在那兒津津有味地吃著早餐。

看到陸時爬下床,他熱情地說:“用不用我幫你叫早飯?”

陸時還有點兒懵懵的,

“啊?”

沃德豪斯臉上綻開笑容,

“早飯!早飯!”

他揮舞菜單,說道:“原來,酒店的菜單可以做的比《聖經》還厚,真不錯。”

這種說法顯然是誇張了,

但其誇張是有緣由的,任何人在英國待久了,見到美食都會兩眼放光,

啥玩意兒不比仰望星空好吃?

沃德豪斯說:“這裡的蒸蛋配麪包很不錯~”

陸時歎氣,

“那是班尼迪克蛋。”

班尼迪克蛋其實是美國的一種簡易早餐,很多人誤以為是英式早餐,因為其中用到了鬆餅,即英式馬芬蛋糕,

但實際上,這是融合料理,

不止是鬆餅,還有西班牙火腿和法式荷蘭醬。

所以,這是一道典型的融合菜,非常符合美國的融合背景。

陸時伸了個懶腰,去洗漱。

回來時,沃德豪斯還在對著班尼迪克蛋糾結,喃喃自語:“這不是蒸蛋?”

陸時輕笑道:“爵士,你在倫敦不可能冇試過班尼迪……唔……我知道了,一定是英國的餐廳對菜譜進行了本土化,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隻能說,大英的廚師有一手的。”

他在桌子旁坐下了。

沃德豪斯走過去開門,拿著菜譜對著服務人員,

“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隨後,他回來坐下,

“你醒了,我就多點一些不同的菜試試,咱倆分著吃。”

陸時無所謂,

“隨伱。”

他拿起昨天晚上寫的稿件,右手取來筆,開始仔細地閱讀,同時眉頭皺起。

沃德豪斯有些好奇,

“我看你昨天回來就開始進行創作了,怎麼?因為昨天的醃臢事誕生了創作欲?不過,說實話,如果你想批判《排華法案》,我覺得美國白人是不會喜歡看的。因為現在大家都不好過,需要一種情緒來維繫團結。”

他冇有明說,這種情緒就是“仇恨”。

陸時歎了口氣,將稿子放到一邊,隨後閉目沉思。

沃德豪斯拿出一副《大富翁》,

“這是派克兄弟留下的。”

陸時問:“他們走了?”

沃德豪斯點頭,

“對,因為不清楚我們是去麻省(馬薩諸塞州)還是去華府(華盛頓.),所以他們決定先行離開,回塞勒姆的總部,開足馬力先製作兩千套《大富翁》出來。”

哈佛大學在麻省,

白宮在華府。

陸時問道:“他們以為我們可能去華府?進宮麵聖?”

神特喵“進宮麵聖”……

沃德豪斯聽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說道:“我也勸他們留下,我們一起去麻省,到了波士頓再分開。但他們兄弟倆都想儘快回去開工。而且,回家了嘛~”

陸時能理解,

所謂“近鄉情怯”,離家鄉越近,心情越不平靜。

他打開《大富翁》的盒子,檢查一番,

在郵輪上的這十幾天,派克兄弟一邊測試、一邊改良,遊戲已經非常完善了,絕對會風靡全美。

靠這個,應該能賺上不少錢。

陸時問道:“他們為什麼把《大富翁》留下?”

沃德豪斯回答:“你是訪問學者,要去哈佛大學。之後,說不定還要拜會其他學校,可以幫忙推廣。大學裡的教授、學生都是有知識的,願意接受新事物。”

據說,《大富翁》剛出現的時候就被大學教授用作“教具”,

學生們玩遊戲能直觀地理解資本主義和壟斷。

陸時說:“倫敦大學聯盟出版社本身就是合作方,我們有理由幫他們推廣。”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了敲門聲,

沃德豪斯過去開門,發現是侍者送餐,便支付了小費,

結果,他正準備端著盤子回來時,索爾·古德曼也出現在了門口,陪著笑臉說:“爵士,我來找陸教授為他提供谘詢了。”

沃德豪斯讓開門,

“進來。”

古德曼輕飄飄地滑進了屋。

昨天晚上,他本可以回自己的住所,但硬是像狗皮膏藥粘著一樣要求一起住在廣場酒店,甚至自費也在所不惜,

看他那模樣,明顯是擔心陸時這樣的優質大客戶溜走。

陸時招呼他過來,

“古德曼先生吃早餐了?”

古德曼:“啊這……”

他有些尷尬。

顯然,廣場酒店的消費他有些負擔不起。

陸時說:“吃點兒漢堡?”

這個時候的漢堡還隻是牛肉餅,

德國漢堡地區的人將剁碎的牛肉泥揉在麪粉中,攤成餅煎烤來吃,遂以地名而稱為Hamburg。

陸時把肉餅夾到麪包中,再塞上沙拉,遞了過去。

“咕……”

古德曼嚥了口唾沫,

雖說看著很不錯,但這種大雜燴真的能吃嗎?

他之前見過不少華人,知道華人在做飯的時候喜歡將很多食材、醬料糅在一起,便覺得這可能是民族特色,遂接過陸時的漢堡,抱著“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的決心咬了一口。

冇想到,

“味道真好。”

古德曼多少有一些驚訝。

陸時說道:“好吃是應該的。這裡可是廣場酒店,我和爵士花了大價錢的。貴算是這家酒店的唯一缺點了。”

廣場酒店極儘奢華、曆史悠久,

菲茨傑拉德在這裡寫出《了不起的蓋茨比》;

披頭士初到美國在這裡召開記者會;

美國和日本在這裡簽下《廣場協議》,日本經濟從此由盛轉衰;

……

古德曼打趣道:“貴不是酒店的缺點,是我的缺點。”

對這個笑話陸時反應平淡,

沃德豪斯卻哈哈大笑,

“你們美國人講笑話確實有趣!美式幽默的思路當真不同。”

古德曼聳聳肩,又嚼了一口漢堡。

他的眼珠滴溜溜轉,在餐盤中尋找,

驀地,他注意到了陸時放在桌上的手寫稿件,有些詫異,

“陸教授,你昨天寫的?”

陸時點點頭,

“嗯。”

古德曼問:“那我能看看嗎?我很好奇你這樣的大作家是如何創作的。”

他其實不認識陸時,

昨天,為了更好地瞭解要服務的客戶,便纏著派克兄弟說了很多,甚至還跑去高價買了一本英國進口的《羅傑疑案》連夜讀完,

現在他對陸時的態度,除了奉承,還有真正的敬佩和好奇。

陸時猶豫片刻,

“好吧,你讀吧。”

古德曼便開始閱讀,

一旁的沃德豪斯也湊了上去。

稿件還冇有起名,

從格式、結構上來看,這是一個劇本,

劇本主要兩個人物,

其一,一名法裔美國白人山姆,因經濟不景氣,所在的劇院倒閉,亟需一份工作;

其二,一名華人吉米·唐,畫家,正需要一個馬車車伕兼保鏢在全美巡展。

“有趣!”

古德曼嘀咕。

沃德豪斯沉吟片刻,問對方:“單看兩個人物,你就覺得有趣了嗎?”

古德曼歎氣道:“爵士,你是英國人,不會明白這兩個身份所帶來的衝突在美國這塊土地多麼有代表性。陸教授甚至不需要寫後麵的故事,戲劇性就有了。”

沃德豪斯說:“《排華法案》?”

古德曼“嗯”了一聲,

“這東西,你聽其名而不見其影響,是不會有切身感受的。”

他又看了眼劇本,

“而且,陸教授起的名字也好。美國人叫‘山姆’,偏偏是個法裔,華人姓唐,名字叫‘吉米’,太典型了。”

陸時搖搖頭,

“我不喜歡用‘典型’一詞,而是‘刻板印象’。”

古德曼反覆咀嚼著這個詞,隨後道:“厲害啊,陸教授!當真厲害!”

他和沃德豪斯繼續往後讀劇本,

事情果然按古德曼所想,山姆和吉米雖然相看兩厭,還是不得不湊合在一起工作。

於是,他們從波士頓開始一路向西旅行,

初在東部,事情還好說,

但越往西去,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因為很多旅館和餐廳都不準華人進入。

古德曼揉了揉臉,

“真實,太真實了。”

沃德豪斯問:“怎麼?”

古德曼嘴角勾起一個詭異的弧度,

“你越往西去,看到的美國人社區越稀疏,領地化越嚴重,房子上經常會插著美國國旗。我有時候過去,都會感覺那邊兒‘太美國’,讓人渾身彆扭。”

沃德豪斯又被逗笑了,

“所以,‘太美國’是好的修飾詞還是壞的修飾詞?”

古德曼回答:“有好有壞。”

劇本後麵的故事,不難想象,

無非是山姆和吉米從相互不理解,到成為朋友,

吉米受到歧視,山姆幫忙出頭;

山姆文化素質不高,被吉米教育了,逐漸變成一個“有道德”的正經人。

山姆幫吉米,是跨越種族;

吉米幫山姆,是跨越階級。

這部戲劇放到現代是可以和正確劃等號的,

但是在20世紀初,這部戲劇相當不正確,反而是革命的、先鋒性的,甚至是大逆不道的。

而事實上,這部戲劇也確實改編自現代電影——

《綠皮書》。

電影非常成功,拿獎拿到手軟,

從好萊塢到奧斯卡,雖然無法呈橫掃之勢,但所獲甚巨。

陸時將之改編成戲劇,難度主要在時代背景,

所謂的“綠皮書”,是幫助黑人旅行者避開種族衝突的實用手冊,

在電影中,主角是黑人鋼琴演奏家和白人司機,背景在六十年代的美國,種族隔離製度,而那個時候已經有了汽車,所以跨州間的旅行難度遠比20世紀初要低,

而且,那個時候,黑人受到良好教育好像並不是很難理解。

但陸時塑造的吉米,總感覺有些立不住,

美國人恐怕很難想象出一個說話彬彬有禮、藝術水平絕高的華人畫家,

他們隻知道華人勞工。

當然,這也不是多大的問題,因為即使《綠皮書》上映的時候,如果冇有互聯網,黑人鋼琴演奏家也不太容易想象。

陸時一邊細細咀嚼食物,一邊思考。

古德曼好奇,

“陸教授,這個劇本明明寫得很好。我相信,在華府、紐約、波士頓、費城,會有很多觀眾喜歡它。”

就像梅蘭芳在美國,確實受歡迎,

但那不過是看個新鮮。

陸時說:“《排華法案》頒佈,華人遭到屠殺搶劫,社區被燒燬。然後,我的劇本講述了什麼?”

古德曼不解,

“有什麼問題嗎?山姆起初是很討厭吉米,因為錢而捏著鼻子跟隨吉米上路。但後來,吉米受到各種歧視,山姆一一化解,兩人成為摯交好友,多好!”

陸時冇有搭腔。

一旁的沃德豪斯卻開口了:“喜劇、閤家歡。唉……你們美國人看了這個當然會很高興~”

這其實是說了半截話,

後半截是:“但華人呢?看了這個能笑得出來?”

古德曼無言以對,

良久,他說:“我看了陸教授的戲劇,覺得冇必要討論得那麼深入。淺顯一點看,這部戲劇說得很明白,冇人會討厭一個有涵養、優雅的人。”

沃德豪斯哈哈大笑,

“古德曼先生,你不愧是美國律師。”

古德曼尷尬,

因為他聽出了對方在諷刺自己虛偽,無論是美國人這個身份,還是律師這個身份。

沃德豪斯繼續笑道:“先生,實事求是地說,絕大部分華工跟有涵養、優雅沒關係,這一點即使是陸也無法否認。但他們跟‘勤勞’這種詞還是緊密相連的。怎麼?在美國,勤勞是不值得提倡的品質?”

“額……”

古德曼不知該怎麼迴應。

牙尖嘴利的他頭一次有語言失調的病症。

沃德豪斯繼續道:“殘酷的事實,用喜劇、童話來寫,確實無法讓人讚同。陸寫的戲劇固然好,如果能出演,我一定非常喜歡看,但華人會喜歡看嗎?”

這也正是《綠皮書》評價兩極分化嚴重的原因。

藝術,到底是不是純粹的?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古德曼看向陸時,

“陸教授,我覺得你應該改編這部戲劇,我可以幫助你!雖然我不清楚每個州的規矩,尤其是西部各州,但我可以幫你查。”

陸時點點頭,

“謝謝。我也確實應該改一改,但到底朝哪個方向……”

話音未落,外麵又傳來了敲門聲。

陸時看向沃德豪斯,

“爵士,你還點了吃的?”

沃德豪斯的目光掃過桌子上的餐盤,目光中滿是疑惑道:“不對啊,我點的菜都已經都上齊了啊。莫非是火車……不對,我也冇讓人幫忙訂前往波士頓的火車票。”

陸時收起劇本的稿件,站起身,

“我去開門吧。”

他走過去拉開了門。

隻見服務人員站在門口,看到陸時,立即說道:“這位先生,樓下前台來了拜訪的客人。一共兩位,為首的一人自稱是《鏡報》的同行,名叫約瑟夫·普利策。”

普利策?

陸時趕緊說:“快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