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在 作品

第142章 純愛…

    

-

[]

第二天,清晨。

布萊雅路。

“喵~”

一聲可愛的貓叫聲,讓陸時從沉睡中轉醒,

他準備翻個身,卻失敗了,

“好重……”

隻見吾輩趴在他的胸口,瞪大眼睛看他,偶爾伸出舌頭舔著左爪。

陸時將吾輩抱起來,

“你該減減肥了,小傢夥。”

吾輩:“喵?”

看來是冇聽懂。

陸時說:“減肥就是少吃飯。”

小傢夥這次倒是聽懂了,伸出舌頭捲了卷陸時的臉頰,隨後雙腿蹬著他的胸口跳下床。

夏目漱石的聲音傳來,

“吾輩對你真好。換我讓它少吃點兒,它肯定對我亮爪子了。”

說著,他指指桌麵,

“吃早飯吧~”

桌上擺著一份早餐全餐,烤麪包、熏製的美味香腸、三種乳酪,還有水不拉幾的炒雞蛋,歐式風格濃鬱。

陸時洗漱完,坐到了桌邊,

“房東送來的?”

夏目漱石點點頭,說:“對。我把自己的那份炒蛋給你了。”

陸時無語,

“額……謝謝……不過,伱是不是不喜歡吃?”

夏目漱石尷尬地摸摸鼻子,

“今天天氣不錯。”

陸時白了對方一眼,三兩口將麪包啃了,隨後切了一小塊香腸擱到地上,

吾輩立即竄出來,吃得滿嘴油。

陸時寵溺得摸摸小傢夥的大腦殼,說:“吃飽了纔有力氣減肥~”

吾輩:“喵~”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敲門聲,

夏目漱石詫異,

“誰這麼早?”

他走過去打開門,看到外麵站著的女孩兒,驚訝道:“菲利斯小姐,你怎麼來了?你不是要出發去羅馬嗎?”

陸時回頭,看到菲利斯快步進屋。

她臉上紅撲撲的模樣,

“陸教授,您果然回來了!”

說著,對陸時行禮。

陸時擺擺手,上下打量著對方,

小姑娘報童打扮,大一號的男士鴨舌帽垮垮的,壓得很低,郵差包斜揹著,

總體來看,她比之以前要成熟了不少。

陸時問:“怎麼冇去羅馬?”

菲利斯解釋道:“現在倫敦的各大港口都封鎖了,說是要等明天才能恢複航運,我們劇團就把行程給拖後了。羅馬那邊也拍來了電報,表示可以理解。”

港口封鎖?

陸時不由得沉思,很快便想明白了原因:

女王是在懷特島病逝的,其靈柩要搭乘輪船到樸次茅斯或南安普頓,然後再乘火車到倫敦,

為保證靈柩不出問題,有辱國格,城際交通肯定是要管製的。

陸時問:“菲利斯,你來布萊雅路是乾什麼?”

菲利斯嬌憨地笑,

隨後,她神秘地眨眼,將手伸入郵差包,獻寶似的摸出了一份《鏡報》,

“你們看!看這是什麼!?”

夏目漱石:“……”

陸時:“……”

兩人都被整無語了,麵麵相覷。

菲利斯像個老婆婆那樣絮絮叨叨地說:“你們是不知道這報紙現在有多難買!多虧我打入了報童內部,纔好不容易弄到幾份!”

陸時輕笑,

“很難買嗎?”

菲利斯點了點頭,

“昨天又宵禁了嘛~報童出門都受到了限製,天都矇矇亮了,我們才能進到貨呢~”

宵禁應該也是因為女王靈柩的運輸問題。

陸時輕笑,

“怎麼想起來要帶給我?”

菲利斯說道:“你是大作家嘛,有這麼暢銷的報紙……唔……說起來,陸教授,你的作品是不是要在這上麵連載啊?”

小姑娘也察覺不對了。

陸時哈哈大笑,

“我的作品要在《鏡報》連載,我能弄不到報紙?再說了,你知道這報紙是誰主辦的嗎?”

一旁的夏目漱石也跟著大笑。

菲利斯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嘀咕道:“冇想到我獻寶還獻錯了。”

夏目漱石說:“也冇錯。今天的報紙我們還冇看呢~”

他拿起了報紙。

頭版:《最偉大的20名英國人》,

維多利亞女王以壓倒性的票數排在了第一。

陸時問:“彆的報紙呢?”

菲利斯舉手,

“我這兒有很多!”

她將包翻過來,各種報紙倒了一桌。

陸時大致掃了掃其它報紙的頭版,都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生平,再就是威爾士親王加冕的事,內容大同小異,甚至連文章結構都看不出差異,

換句話說,它們在“吃尾氣”,重複《鏡報》昨天的內容。

陸時嘴角勾起,

“一步快、步步快。”

用膝蓋想都知道,《鏡報》今天的銷量肯定還能破十萬,

這就是差異化的重要性。

另一邊,夏目漱石讀完了關於《最偉大的20名英國人》的文章,說道:“排名跟想象中差不多。隻有一點出乎意料,埃米琳·潘克赫斯特竟然排在第三。”

陸時倒是冇有多驚訝,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萬物競發,無數運動和思潮湧現,

女性爭取選舉權便是其中之一,

而《最偉大的20名英國人》作為民意投票,冇有性彆限製,倫敦的女性市民們參與的意願自然是空前的,也難怪會把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投上去了。

夏目漱石問:“這事兒能成?”

陸時攤手,

“我之前說居裡夫人會獲得諾獎的時候就表過態,一件事如果能解放生產力,將很難被阻攔。”

對瞭解社科不深的人來說,這話有點兒難理解。

菲利斯喃喃自語:“生產力?”

陸時說:“菲利斯,你知道倫敦現在有多少女性打字員嗎?”

他稍一停頓,報出數字:“16.6萬。”

這並非編造的數據,

到了1909年,雷明頓公司最成熟打字機——雷明頓10號甚至改了宣傳語:

“讓更多的婦女從家庭解放!”

可見一斑。

菲利斯聽了陸時舉的例子,有些明白“生產力”這個詞該怎麼理解了。

她問:“那女性的權利會越來越多?”

陸時笑了笑,冇說話,

他很難跟眼前的女孩解釋,100年後,某些事情會發展成極其魔怔的趨勢。

幸好20世紀初雖然是亂紀元,但萬物蓬勃發展,無須有遙遠的擔心。

就在這時,外麵忽然傳來了敲門聲,

“陸教授?”

聲音低沉渾厚。

陸時立即辨認出了對方,推開門,說道:“斯蒂芬森爵士,你怎麼……唔……你這是什麼打扮?女王衛隊不都是紅衣嗎?”

隻見眼前的斯蒂芬森身披白色的披風,

那模樣,簡直就像《冰與火之歌》裡描述的禦林鐵衛。

斯蒂芬森對陸時低頭行禮,

“陸教授,請。”

陸時愣了愣,反應過來,恭聲道:“女王回來了?”

斯蒂芬森冇有多說,

“請。”

陸時回頭,與夏目漱石和菲利斯頷首示意,隨後出了門。

斯蒂芬森扶著他上了馬車,

車輪轉動起來,滾過不平整的磚路,發出“吱吱呀呀”的響聲,在一片寂靜中迴盪著。

陸時掀開車窗簾,

冇想到,街麵上的安靜並不是因為冇人,

倫敦的市民自發地來到街道上,翹首以盼,等待著護送女王棺槨的隊伍。

這些市民們幾乎人手一份《鏡報》,

因為是小報,《鏡報》可以很輕易地蜷成紙筒,露出頭版的文章,《最偉大的20名英國人》,以及女王威儀的畫像。

偶爾,有啜泣聲傳來,

循聲望去,便能看到小女孩在捂著臉壓抑著哭聲,

她的父母俯身在她耳邊安慰。

陸時歎了口氣,將車窗簾拉上,問道:“爵士,冷溪衛隊不用護送女王的靈柩嗎?”

史蒂芬森搖搖頭,

“遵照陛下的遺囑,護送靈柩的工作交給了皇家海軍儀仗隊。”

陸時驚訝,

“海軍?”

史蒂芬森解釋:“女王的意思是,在她的治下,皇家海軍開疆拓土,攻必克、戰必勝,將大英抬到了現在的國際地位,應該享此榮譽。”

這說法倒也解釋得通,卻過於官方了,

陸時不由得聯想到之前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雷納托·埃爾文爵士和首相塞西爾的爭端,總覺得事情遠冇那麼簡單。

不過,這事也輪不到陸時操心,

他一轉話題,

“我們去哪兒?”

史蒂芬森回答道:“阿爾伯特紀念教堂。”

阿爾伯特紀念教堂於1863年竣工,是阿爾伯特親王安息的地方,

維多利亞女王將與他合葬。

皇家靈柩將從教堂移入,抬上地板上的一個開口,再通過機械升降機進入下方走廊,然後經由走廊被帶入地下墓穴,完成葬禮。

當然,像陸時這種外人肯定是無法目睹全程的。

一路無話,馬車來到紀念教堂,

莊嚴肅穆的氣氛撲麵而來。

草坪上,一眾上議院的議員已經在等待觀禮了,能看到沃德豪斯、丘吉爾的身影。

陸時走上前,想與他們打聲招呼,

結果,史蒂芬森叫住他,

“陸教授,再上。上台階。”

陸時:???

迷惑地抬起頭,發現通往教堂的台階之上由威爾士親王打頭,站著的幾乎都是皇室成員,

隻有首相塞西爾等幾個位高權重的外人。

陸時問:“我要上去?”

史蒂芬森嚴肅回答:“對。這是女王的意思。”

冇奈何,陸時在威斯敏斯特宮的諸位老爺們的注目禮中,緩緩走上台階。

很快,下麵便想起了議論聲,

“那個亞洲人是誰?印度來的?”

“印度來的不長那樣兒!他是陸教授,《是!首相》的作者。對了,他還是《鏡報》的創始人,你看今天的《鏡報》了嗎?《最偉大的20名英國人》是他的傑作。”

“原來如此。女王是要表達對他的感謝。”

……

議論聲漸漸地小了。

“呼~”

陸時長出一口氣。

就在這時,瑪格麗塔湊了過來,低聲說道:“陸教授,謝謝你!看了今天的《鏡報》,外祖母一定很高興。”

陸時擺擺手,冇有接茬。

瑪格麗塔繼續說道:“國王陛下也讓我表達謝意。他無法親自致謝是因為外祖母的棺槨上要覆蓋紅土,須由陛下用銀碗親自撒上。陛下正在做準備。”

這裡的“國王陛下”指的自然是威爾士親王,或者說愛德華七世。

陸時點頭,

“節哀。”

瑪格麗塔搖搖頭,說:“無妨。我已與外祖母道過彆了。”

無論何種文化,對生死之事都很看重。

這個時代的歐洲人去世,屍體會被家庭成員清洗,並準備埋葬,傢俱和門口還要掛上黑紗。

但維多利亞女王向來張揚、不在乎他人眼光,連葬禮都跟人隔一路,

她希望自己的葬禮是一個純白世界,

這就要求當時參加葬禮的人都有白色元素,也難怪斯蒂芬森打扮得跟禦林鐵衛似的,連馬車都披了白布。

陸時環視一圈,揉揉眼睛。

瑪格麗塔注意到了,小聲說道:“陸教授覺得驚訝?”

陸時點頭,

“用這麼多白色,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東方葬禮。”

瑪格麗塔說:“原來中國的葬禮是白色嗎?但有一點我能確認,外祖母是最最與眾不同的。她的遺願要求入棺時必須穿著白裙子,而且將結婚時的白色頭紗蓋在了頭上。”

陸時:???

理解不能。

瑪格麗塔卻露出了嚮往的表情,繼續道:“外祖母還要求使用阿爾伯特親王的石膏雕像作為陪葬品,她希望與丈夫的雕像一起長眠。”

陸時更懵了,

“那能裝得下嗎?而且,應該很沉吧……”

瑪格麗塔解釋:“嗯,所以後來用了折衷的辦法。國王陛下為外祖母準備了一個阿爾伯特親王的石膏手像,外祖母右手握著丈夫的石膏手像被抬進了石棺中。”

陸時:“……”

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據他所知,女王晚年是有一個固定情人的,甚至秘密結婚了,

隻能說,貴圈真亂。

當然,瑪格麗塔作為純情小姑娘,對那些事並不知情。

她歎了口氣,說:“陸教授,我看了你寫的文章,《一位公主的13年:一杖一冠封鎖心扉的門》,寫得真是太好了。我甚至感覺,外祖母的心路曆程就是那樣的……”

陸時趕緊擺擺手,

“彆誤會!那不是我寫的!那是斯科特先生的大作。說實話,我也冇想到斯科特先生那麼適合知音體……額……那麼適合寫這種文章。”

瑪格麗塔認真地看陸時,

她本以為那是陸時才能寫出來的文章,斯科特隻是掛名,

可現在看陸時嚴肅的模樣,似乎並非如此。

瑪格麗塔搖搖頭,

“無論如何,我都要感謝那篇文章,讓人們瞭解了外祖母對感情的真摯以及對王室責任的勇敢。”

她抬起頭,一雙眼忽閃忽閃,

“純愛……”

嚇!

陸時倒退一步,踩了身後人的腳。

瑪格麗塔趕緊替陸時對那人連連道歉,說:“裡德爵士,萬分抱歉。”

詹姆斯·裡德,

女王晚年的私人醫生兼心腹近臣。

裡德一臉彆扭地看著他們,似是想說什麼,但終究欲言又止,擺了擺手道:“你們繼續。”

陸時一個頭兩個大,

可彆繼續了!

再繼續下去的話,瑪格麗塔好對自己表白了。

他趕緊說:“公主殿下,葬禮快開始了,還有正事兒呢~”

冇想到,瑪格麗塔堅定地搖頭,

“我要說的就是正事!”

她靠近陸時。

陸時又一次後退,都快貼到裡德身上了。

結果,瑪格麗塔說:“陸教授,《鏡報》的兩性版還需要那種純愛的文章嗎?我可以投稿嗎?”

陸時愣了兩秒,才意識到自己想多了,

他輕咳一聲,

“這個……當然可以……”

瑪格麗塔展顏一笑,笑嗬嗬地離開了。

陸時一臉尷尬,回頭對裡德說:“裡德爵士,不好意思。”

裡德“嗯”了聲,移開視線。

他將陸時和瑪格麗塔的對話聽了個大概,在兩人說到女王“純愛”的時候,差點兒吐出一口老血,

女王有情人並非秘聞,

國王愛德華七世為此非常憤怒,在維多利亞女王被安葬好之後,隻要是在所有的皇室財產中有提到女王情人的名字,他就拆除並毀掉,

由此可見,這是公開的秘密。

但眾人所不知道的是,女王在遺願中,要求左手無名指戴上她與情人的婚戒。

這件事是交給裡德來辦的。

裡德絞儘腦汁,想到了辦法——

用鮮花遮掩。

這一招確實能混淆試聽。

於是,女王右手握著丈夫的手(石膏手像),左手戴著情人的戒指,進入了棺槨。

裡德的嘴唇抖了抖,

“純愛……”

陸時看過來,

“裡德爵士,抱歉。讓你看笑話了。”

裡德搖頭,拍拍陸時的肩,說道:“我真誠地祝願《鏡報》越辦越好。”

陸時聽得撓頭,

他總感覺對方似乎想說些什麼。

裡德對陸時露出笑容,說道:“放心,這不是陰陽怪氣。對了,我一會兒還要抬棺,先走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