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免費閱讀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太貴了

    

-

星期二上午,天空飄著毛毛雨。

宋小慈貓在辦公室裏打字,樊承德讓他寫9.13搶劫殺人案的兩份屍檢報告。

如同機體的新陳代謝,年輕人在各個方麵都要培養起來。

宋小慈知道,這是樊承德的刻意之舉,意在鍛鍊自己,因為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素質。

屍體檢驗報告,包含了死因、死亡方式、致傷工具等多方麵的內容,對於新手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

但宋小慈不一樣,他在《法醫病理學lv3.0》的加持之下,這都成了輕而易舉的事情。

隻用了兩個多小時,就完成了曹萬財和胡莉的屍檢報告。

樊承德一看,宋小慈的報告書,格式規範,描述專業,用詞準確貼切,完全就是老師傅的風範。

不由心裏感慨,比當年自己年輕的時候強多了。

難道,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麽強了嗎,還是老傢夥趕不上潮流啦?

也對,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灘上。

看來,是自己老了。

“樊老師,曹洪濤的傷情鑒定時機未到,不知道能不能醒過來。”

樊承德歎了一口氣,這個事情誰都說不清楚。

正在這時,胡斌提著勘查箱回來了。

“累死我了,街上五個店鋪被撬,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大堆,拍都拍不過來,刷的指紋也隻能將就,損失都不大,這樣的現場,不應該由龍所自己去搞嘛?”

派出所負責一般刑事案件,刑偵大隊則負責大案要案的偵破。

但是,派出所小案子特別多,人手不夠,經常會掉鏈子。

這個時候,派出所就會尋求刑偵大隊的支援。

“周超和熊隊呢?”樊承德好奇道。

胡斌有些不滿:“輪休年假,兩個傢夥都是一個星期,真會選日子。”

樊承德笑了笑:“能者多勞,今年的三等功都被你搶走了,他們自然歇了菜,你就好好乾吧。”

想想也是。

胡斌放好勘查箱,對宋小慈說:“這兩天冇打擾你,昨天喊人吃的中飯,來了十五個人,兩千遠還剩下一百多,你要不要?”

“嗯,轉過來吧。”宋小慈很認真的樣子。

胡斌暗呼上當,以為他不要了。

既然話已出口,隻好將一百二十元轉了帳。

這時,樊承德的電話響了。

“嗯他在,好的,我讓他上來。”

掛斷電話,樊承德告訴宋小慈,張局長讓他去趟辦公室。

這倒是有點意外,公安局一把手喊自己,什麽事啊?

宋小慈乘電梯到了八樓,來到張世成的辦公室。

走進去,他看見交警大隊的方洪波大隊長也在場,好象在匯報工作,應該是快要結束了。

“張局,波大。”

兩人點點頭。

見到宋小慈,張世成讓方洪波暫停下來。

“冇想到刑偵大隊的狠人就是你呀,敢接我的賞榜,膽子不小啊!”

宋小慈摸摸腦袋,這話該如何接呀。

“我本意是想刺激一下刑偵大隊的戰鬥力,特別是秦大勇和劉波同誌,冇想到這倆個傢夥是大滑頭,認慫了!”

方洪波也知道此事,在旁邊讚歎不已。

“冇想到,秦大勇這個光腦殼倒是康慨,自己先墊了錢,不錯,我喜歡這種性情中人。”

宋小慈也不拘謹,笑意道:“張局,還是您魄力大,說話算數,五千元說給就給,胡斌的三等功估計也冇有問題吧?”

“那是肯定的,我堂堂大丈夫,一言九鼎,胡斌的三等功保證落實到位。”

說完,宋世成指著沙發邊的三個紙箱,道:

“我找人給你搞了一些公考資料,聽說西鄂省的你有了,而我這些是北上廣的資料,你拿去參考參考。”

冇想到張局找自己,原來是這個事兒,差點驚掉了下巴。

秦大勇搞一箱子,張世成就搞來三箱子,三箱子的人情,一個比一個大。

這得是多麽渴望人才,當一把手的才親自搞來資料啊。

說不感動,那是不可能的。

方洪波也來鼓動:“你看,張局愛賢若渴,你一定要通過省考呃。”

“是,必須的!”宋小慈啪地一聲立正,給兩人行了一個禮。

張世成很滿意,正想著勉勵幾句,就聽方洪波接到指揮中心的電話,說是有人報案發現了屍體,初步判斷是交通事故。

在張世成的示意下,方洪波開了擴音。

指揮中心轉述的報案資訊,大致是這樣的:在丹水公路邊的排水溝,發現一輛撞變了形的摩托車,還一個人倒在路邊草叢裏。

聽完電話,張世成讓方洪波回交警大隊安排工作。

兩人正要離開,張世成若有所思的道:

“讓宋小慈也去吧,和劉亞東一起跟這個案子。”

張世成知道,新手缺的就是實踐經驗,一定要給機會讓他們多多曆練。

特別像宋小慈這樣的潛力股,更需要大把的實踐機會。

“謝謝!”

公考資料要拿走。

三個紙箱太大了,宋小慈使勁也隻能拿兩個,方洪波趕緊幫忙擰了一個。

資料放到技術中隊辦公室,方洪波將張局的安排說了,算是給樊承德、胡斌等人打過招呼,也相當於給刑偵大隊打了招呼。

到了交警大隊,方洪波親自將宋小慈送到秩序股,將張局的安排告知,股長田勤,法醫劉亞東,還有科室的其他人,大家都很客氣。

宋小慈揭榜的事情,通過公安局的內網宣傳,已經讓他小有名氣。

秩序股兩台車出發了,直奔丹水路事故現場。

丹水路距離龍城中心二十五公裏,沿著丹水溪延伸,事故的位置比較偏僻,屬於城鄉結合部。

十一點二十分,秩序股到達事故現場。

此時,天空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

鄉級公路,車道為五米五的單車道,事故現場位於一處環形彎道處,彎道比較急,再加上陰霾天氣,往來的車輛視線是很差的。

在環形彎道的外側,那裏是一片寬約五米的茅草地,再往外就是丹水溪,丹水溪的最後歸宿是清陽河。

秩序股早有準備,他們帶了一次性的塑料防水衣,宋小慈也分到一套。

穿好防水衣,田勤帶一個人搞現勘,檢查外圍,另一輛車上的四人分成兩組,到周邊農戶走訪,而劉亞東則和宋小慈看屍體。

報案人是夷長市中心醫院的急救醫生,三個人在鄉下給赤腳醫生陪完訓,半小時前經過這裏,當看見排水溝的摩托車後,三人便下了車往外側查詢。

見到草叢裏倒伏的傷者,翻過身子檢查,發現人早就死透了,於是將死者恢覆成原先的體位,隨後撥打110電話報了警。

宋小慈見死者趴在那裏,第一件事就是問劉亞東,帶了屍溫計冇有,劉亞東說這玩意交警用不著,冇有配備。

冇辦法,宋小慈當即給胡斌打個電話,讓他將屍溫計還有氣溫和濕度計一並送來,胡斌說等他半個小時。

宋小慈以示意劉亞東,先別翻轉屍體,跑回車上拿了張塑料遮蓋物,先將屍體蓋住。

背麵淋了雨水,正麵不好說,要看運氣,但先保護起來是上策。

劉亞東有些訝異,冇想到小宋法醫如此謹慎。

先由田勤檢查拍照,固定原始現場,做完這些,就該法醫上場了。

宋小慈冇有急於看屍體,而是先看周圍地麵的情況,儘管這一點田勤已經看過,並且拍了照。

草叢腳印很雜亂,報案的三個目擊者都有進出,加上下了雨,這些痕跡已經冇有多大的利用價值。

兩人走到屍體跟前,開始現場的初檢。

從裝束來看,死者是男性,個頭偏高,體形有點胖。

死者上身外穿青色的春秋夾克衫,內穿白色襯衣,在夾克衫的背部區域可以看到模糊的輪胎花紋,應該是受到雨水的破壞所致。

當檢查到下身蘭色褲子的時候,除了褲環上的一串鑰匙,兩人都被腰側的一塊小商標吸引住了,因為那上麵有“police”字樣。

這種褲子很熟悉,兩人不由看了看自己的長褲——警褲。

確定是警褲,劉亞東如遭電擊,不由哆嗦了一下。

三十一歲的他,還從來冇有給警察做過屍檢。

宋小慈也有異樣的感覺,這人該不真就是警察吧。

劉亞東正要將人翻過來檢視,被宋小慈製止。

“啊那個劉老師,你幫忙遮擋一下,我來檢查正麵吧。”

宋小慈的想法很簡單,前身乾燥的話,如果是碾壓的,那輪胎花紋就有很大的利用價值。

劉亞東一愣,喊我老師,卻讓我給你撐傘,頓感不是滋味。

實則宋小慈剛剛開啟過探查術,這劉亞東的法醫水平比熊照安還要拉胯,隻有lv0.5。

因此,他不想過多解釋,隻想自己開乾。

雖有不適,但劉亞東二話不說,還是將塑料遮蓋高舉在手中。

翻過來第一眼,宋小慈心定了不少,運氣真好,前麵還是乾的,看來清晨剛起的小雨,還冇有從地麵淌出水來。

“啊,這是?”劉亞東尖聲叫了出來,“這是馬名臣。”

宋小慈剛進公安局不久,很多人他都不認識。

因此,他臉上滿是疑問。

“馬名臣啊,就是高坪交警中隊的副中隊長,負責那片的事故處理。”

劉亞東的叫聲驚動了田勤和另外一個人,兩人都來圍觀。

我的天啦,兩人都認識,還真是高坪中隊的馬名臣。

現場的情緒有些不安,劉亞東托舉遮蓋的手有點抖,事故都搞到自家人身上了。

警察本就是管安全的,冇想到自己的安全卻冇有照顧好,這讓人唏噓不已。

宋小慈也不好受,但他知道,現在不是難受的時候,工作最重要。

將注意力凝聚到檢驗本身,他很快發現,在夾克衫的胸部和警褲的腹前區,都看到了較為清晰的輪胎花紋。

更讓人意外的是,他在夾克的胸前襟,看到兩處白色的汙漬,這個讓他眼前一亮,彷彿看到了珍寶。

他懷疑這是痰汁。

當然,這隻是一種奇妙的感覺,並冇有什麽十足的把握。

“田隊,輪胎花紋效果不錯,請拍下照。”

在宋小慈的請求下,田勤認真拍了細目,宋小慈又在照相機裏看了看,效果不錯。

雨水是痕檢的天敵,這個東西的破壞力是非常恐怖的。

宋小慈以前不知所謂,但當他有了《犯罪現場勘驗lv3.0》之後,他深知必須與雨水作殊死的鬥爭。

怕影響到輪胎花紋的儲存,宋小慈冇有貿然將汙漬剪下來。

很快從車上拿來棉簽和蒸餾水,將棉簽略微濕潤,甩一甩,然後將白色汙漬轉移過來。

用了兩支棉簽,宋小慈將汙漬完全轉移了過來,放入乾淨的紙質物證袋中。

幾個人看得有些眩目,刑偵的法醫和交警的比較,兩者行事風格完全不同啊。

又在宋小慈的要求下,幾個人配合默契,終於將馬名臣的外衣給脫了下來,小心摺疊後,放在車後的貯物箱內。

宋小慈叮囑,這些衣著比較潮濕,回去後需要立即烘乾,否則發黴就完蛋了。

衣著檢查,重點是上麵的痕跡,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物品。

檢查發現,馬名臣身上除了一串鑰匙,再冇有其它的物品。

這個年代的警察,都配備了警務通,那他的手機呢?

在宋小慈的提醒下,幾個人都在周圍找了,並冇有發現手機的蹤影,就連碎片也冇有。

屍表初檢則相對簡單,胸部塌陷,觸及多根肋骨骨折,骨盆粉碎性骨折,這些損傷嚴重,足以令人當場死亡。

正在這時,車輛轟鳴,胡斌風風火火,送來了屍溫計,竟然隻用了二十五分鍾。

送到屍溫計,胡斌就走了。

將屍溫計插入肛門,確定好深度,宋小慈看了下時間,上午十二點整。

對於死亡時間的判斷,新鮮屍體,在十二小時以內,測量直腸或者肝臟的溫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教科書上,根據四季和環境的變化,主要采用0.5、0.8、1.0幾個參數,而宋小慈的《法醫病理學lv3.0》,居然提供了多達十種以上的參數。

這讓他有更高的精度,能夠適應複雜的案發環境,從而精確到分鍾這個維度。

經過兩次測量,屍溫分別為30c、29.8c,環境溫度18c,濕度85%。

結合屍僵和屍斑,還有瞳孔的變化程度,宋小慈在心裏默默推算了一下,死亡時間應該在9月19日淩晨的5:25-6:30之間,

宋小慈初檢結束,示意屍體可以拉走,存放殯儀館備檢。

下一步是否繼續檢驗,需要事故定性之後,由領導們定奪,還需要家屬簽字,才能進行解剖檢驗。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交通事故,都不需要解剖檢驗,這一點和刑偵的法醫檢驗不太相同。

秩序股的同誌長期處理事故,對於流程相當熟悉,這會兒,殯儀館的車早到了,就停在出彎道的公路邊。

有人拿了擔架過來,就要抬走屍體。

宋小慈一拍腦門,之前想著警察歿落的事情,還是多少受到了一些乾擾和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