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敗家子 作品

第209章 朝堂風波

    

--

元康龍顏大怒,眾臣皆是誠惶誠恐,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看著散落滿地的紙張,文昭然如墜冰窟,渾身冰涼。

他萬冇想到,唐安居然會給自己來這一手。

這是……要置人於死地啊!

念及於此,文昭然心中不禁怒火繚繞。

回首朝堂幾十年風雨飄搖,他已然位極人臣,一路走來縱是強敵環伺,卻能所向睥睨!

不料,如今卻是老馬失蹄,被一個後生晚輩陰了一道。

“陛下,臣……”

文昭然話音未落,元康帝眸光一凝,雙目宛如利劍直勾勾盯著他,隨即冷冷道。

“還有什麼好說的?愛卿要說的,不是已經一樁樁一件件,寫在了宣傳紙上了嗎!”

元康帝話語雖輕,落入群臣耳畔卻不遜驚雷。

這次,皇帝是真的怒了啊!

收回放在文昭然身上的目光,元康滿麵森然。

“你們,好大的膽子——”

奉天殿內,響起一聲怒喝。

惶惶然然,龍威浩蕩!

作為大康天命之子,元康為國家社稷不辭辛勞,望海島一役更是掛帥親征,最後破釜沉舟挫敗強敵銳氣。

回首往昔,硝煙瀰漫血雨腥風!

至今,他心中仍舊蕩氣迴腸!

然而,那些所謂的大臣們,卻因為懼怕北狄凶名,試圖抹殺皇帝與將士卓著功勳,以此保全大局。

為達目的,更不惜在唐安此等功臣身上大潑臟水,擾亂視聽。

實乃小人之行徑!

按下心中怒火,元康帝突然輕笑一聲。

“說朕信讒言也罷,窮兵黷武也罷,朕都能忍受,但是……”

話至於此,他微微一頓,眸光如電似劍,環顧全場。

“朕是大康皇帝,你們乃肱股之臣,如今卻為一己私慾抹殺望海島不世戰功,而今隻想自掃門前之雪,卻不知雪崩下,無任何一片雪花敢言無辜!”

“大康看似繁花錦簇歌舞昇平,實則危如累卵不複往日之雄,邊境強敵環伺,內憂外患形勢危急,所謂亂世當用重典,保家因操雄兵,朕——何錯之有?”

聞聽此言,唐安暗暗對元康帝豎了豎大拇指。

皇帝果然是皇帝!

就是牛批!

一番話而已,便將文昭然那些隻想明哲保身之徒訓的體無完膚。

此時。

大殿內落針可聞,眾大臣皆被元康帝龍威所懾,不敢言語。

見此情形,文昭然自是無法視若無睹,硬著頭皮道:

“陛下,天下社稷並非一日之功,北境戎邊更非一日之寒,臣等並冇有否定陛下勞苦功高,隻是眼下大康無力應付望海島那等規模的戰役,所以對敵人隻能委以虛蛇,暫且隱忍!”

話落,唐安越眾而出,笑道:“嗬嗬,文丞相此言差矣!”

文昭然對他恨之入骨,見這小子居然還敢冒頭,當即冷麪嗬斥:“小賊,休得放肆!朝堂之上,豈有賤商說話的資格?”

哎喲我去,老傢夥還挺橫。

賤商?

信不信老子拉一車銀錠碾死你?

心中腹誹一番,唐安冷笑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唐某雖無一官半職,卻是大康百姓,既是國家危難,又如何能視而不見?

“唐某自認,要比某些道貌岸然之徒,好那麼一點吧?”

聞言,文昭然當即敗下陣來,眸光醞釀滔天怒火,惡狠狠瞪著那個膽敢對自己不敬之人。

迎著他的目光,唐安渾然無懼,自顧自在大殿內抒發見解。

“丞相,儒家雖是興邦之道,卻並非強國之理,夫子的之乎者也,野蠻人可聽不進去,對於那樣的人,禮尚往來就是狗屁,隻有狠狠地打,打到他們不敢反抗!他們纔會聽話。

話音剛落,眾多文臣群情激奮。

畢竟,他們所代表的就是儒家集團,而今小小唐安,居然將自己的信仰抨擊的一無是處,端的氣煞人也!

“黃口小兒,也敢妄論夫子?”文昭然鬚髮皆張。

司徒長空撚鬚一笑:“丞相,老夫認為唐安言之有理!”

見狀,文昭然心中一凜,暗道司徒老賊隻怕要藉著此事,重振滿朝武將威嚴。

饒是如此,他卻無可奈何,畢竟皇帝如今態度昭然若揭,擺明想抑文重武,望海島一役,對此可謂影響深遠!

朝堂氣氛微妙。

這時,元康帝淡淡開口:“國公有何高見?”

司徒長空拱手回答:“陛下,唐安方纔雖在朝堂不敬,但卻話糙理不糙,北狄這些年來之所以耀武揚威,無非是因為我等步步忍讓,若真一較高下,大康百戰之師,怎會懼一幫尚未開化的野人?”

司徒長空鏗鏘語落,朝中武將頓覺揚眉吐氣。

這些年來,大康一幫腐儒當道,大興文治罷廢武功,壓得武將是苦不堪言,就連曾經馬上稱雄的國公爺,也隻能暫避對手鋒芒。

然而,前夕望海島一戰,終究是挽回將領們一些顏麵。

趁此如虹氣勢,司徒長空自不願再次沉淪!

旋即,朝堂吵的不可開交。

元康帝見兩幫人馬說掐就掐,氣的鬍子亂顫。

“放肆,當朕這兒是菜市場了麼?”

皇帝怒了,大臣們怎敢繼續造次,紛紛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帽子,回到原位站定。

雖說偃旗息鼓,但文武集團雙方的矛盾,根本不是那麼容易化解,這並非什麼私人恩怨,而是屬於派係之爭!

對此,元康帝不作評價,而是衝司徒長空點了點頭。

“國公所言,朕甚欣慰,堂堂大康王者之師,豈能畏懼蠻夷!”

說著,他瞥了沉默不語的文昭然一眼:“文愛卿,朕乃天子,即便有錯也理當自下罪己詔自審吾身,且不說此,爾等坐下之臣,豈有犯上之理?”

聽罷,唐安心中竊笑不已,暗道老皇帝說了一番文治武功後,又將話題給引回正軌,想必是要拿文老賊殺雞儆猴了。

跟他的幸災樂禍比起來,文昭然則是一臉惶恐。

“這宣傳紙跟老臣並無任何關係,還請聖上明察此事!”

“哦——”

元康帝眉頭一挑:“此事與你無關?”

“陛下,老臣在朝堂兢兢業業三十餘載,豈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這其中必定有人想要離間我與陛下間的君臣和睦!”

憤憤言罷,文昭然跪在皇帝麵前,一揖至地。

“臣對大康、對陛下,赤城之心可昭日月,若此事與老臣有關,老臣願自請千刀萬剮株連九族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