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澤23333 作品

序章(一)

    

-

從冇有這樣冷清的除夕。臘月的京城,本應一片喜悅。按照舊俗,朱雀大街東西的商販從臘八開始就張燈結綵,集市從朱雀門綿延到宮城午門,有時在禁衛軍的監督下,宮城也會搭起幾個集市。宮城的集市是商人們合夥營造的,專門討陛下歡心,以求得來年自己的生意受宮中照顧。進了二十一,正是京城最熱鬨的時候。京畿附近三州九府的人們借著朝廷金吾不禁之時,紛紛入京遊玩。風流才子們大都前往白虎巷,那是風花雪月之地,風塵女子們大多會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也樣樣精通,才子佳人們免不了在此吟詩作對,與美人們共度良宵;鄉下的小販們也入京做生意,借著除夕之際大賺一筆,朝廷每年都在京南和京西的廣場上設置市集,以便小販們在此擺攤貿易,而禁衛軍也方便管理。二十八之後,人群逐漸散去,這時京中是達官貴人們的天下。那些官們恨不得把京城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結滿彩繩,掛遍紅燈。紅燈上寫著各家的名號,按照往年,大將軍府的燈籠永遠最多,其次是那小丞相的。大將軍和小丞相每年都要鬥燈,燈的形狀五花八門,內容的大不相同,有梅蘭竹菊四君子,有春夏秋冬四季令,還有名人字畫臨摹,各色各異。除夕夜,舉國上下,熱鬨非凡。煙花從玄武門燃到青龍門,從戌時到寅時不間斷,空氣中瀰漫著硫磺煙硝的香氣。承安寺的鍾聲響起,鍾樓上準時亮出那顆傳國珍寶——鑲金夜明珠。霎時間,寺院周圍亮如白晝,光彩四射。這樣熱鬨的新年是每年都要有的,特別是武皇和文皇在位時,慶典要持續一整個正月的。可今年截然不同。朱雀大街兩旁的商販,冇有一家開門,大多上著門板,撂著幌子,偶爾有幾個商販從窗中探出腦袋,望兩眼大街,接著回屋歇息。南邊東北兩個集市也是空無一人,這也堆滿了東西,不過是人們取暖用的乾柴和煤炭罷了。朱雀門以外,一眼望去,隻有白茫茫一片,連半點腳印都冇有。就連最熱鬨的白虎巷,也少了許多行人,那花魁拒不接客,鴇母也懶得訓斥。彷彿這一切都在預示著什。人們嘴上不說,心都清楚——這國家,已經走向覆滅了。連著三年的天災,最富饒的江省和湖省終於撐不住,百姓流離失所,真可謂餓殍滿地。易子而食、賣兒賣女者比比皆是。地主們也挺不住災情,紛紛逃亡外地,然而大多行至半路便被流民洗劫,成為新的流民。朝中本應賑濟災民,開倉放糧。然而小丞相突然身患重病,臥病不起,朝中之事都由成皇和大將軍兩人商議。說到成皇,那可是風流君主,成皇父親本是北平郡王,隻是先祖的庶子。不料北平郡王的皇兄安皇英年早逝,卻冇有龍子,最終北平郡王聯合大將軍管庚進京攝政,實則控製百官以鉗製整個國家。北平郡王雖然攝政,但自己並不想稱帝,於是將自己的兒子扶上了寶座,這就是成皇登基始末。成皇從小泡在蜜罐子,驕奢淫逸,胡作非為,隻交不學無術之徒,因此性格乖張暴虐,常有非人之事。成皇二十三歲那年,北平郡王生了一場病,在這期間,成皇躲開了父親的監管,廣納後宮,夜夜笙歌,北平郡王在病榻上得知訊息後大怒。強撐病體進宮訓斥兒子。不想成皇居然惱羞成怒,在夜聯合管庚軟禁了父親,最終將父親毒死。國人因此議論紛紛,成皇下令,不得再議此事,否則以犯上之罪通通處死。一時間國中之人不敢妄言,成皇更加無道。成皇父後,愈加肆無忌憚,罷黜了朝中的眾多老臣,然而這群老狐狸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趁成皇根基未穩,不顧成皇禁令,大肆宣揚成皇的暴虐,成皇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愚笨極致,總之並未理睬他們的行為,因此之前的禁令也算作廢了。大將軍管庚見輿論不利,為安撫民心,勸諫成皇開恩科來選拔天下之人才,一時間,舉國上下的學子儘皆入京,都盼著考取功名。揭榜之日,管庚親往貢院檢視,見江州考生紀笙考取狀元,便親自登臨拜訪。不見則可,一見狀元,竟然大驚失色。管庚不曾料想,狀元竟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話分兩頭,單說管庚。管庚也考過科舉,中過進士,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安皇治世,真可謂萬國來朝,那是大梁最鼎盛的時期。管庚當時已然三十有八,在同批考生中還算得上年輕的。古人雲,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管庚三十八歲中得進士,也算得上意氣風發。怎奈天下英雄不可鬥量,管庚雖中進士,也隻做了個小小的北平郡下一個縣令。北平是梁國北境,扼南北之咽喉,亙東西之要道,可真是個兵家必爭之地。管庚任北平郡下燕京縣縣令。燕京乃北平郡郡守所在,郡王的行宮也在此處。但縣令不掌軍權,隻管些瑣碎公務,因此管庚在上任之初並無伸展拳腳之地。轉眼間,兩年過去,管庚也對這北平郡熟悉起來。這一天,管庚正在辦公,忽得到郡王命令,說北方突厥來犯。管庚不敢耽擱,直奔郡王府。北平郡王召集各縣長官後,即刻調兵遣將,大軍沿長城出,與突厥對峙於燕山北麓。北平郡王心中焦急,不待軍馬歇息,大軍直搗突厥中軍。突厥主將阿史那策集見梁軍似脫韁野馬般橫衝直撞,心中暗笑,隨即領軍後撤,退入林中。北平郡王不辨敵情,率軍殺入林中,中了埋伏,被突厥精兵團團包圍。北平郡王暗中叫苦,不敢戀戰,且戰且退,很快與大軍失了聯係。北平郡王見身邊侍從所剩無幾,更加無心戀戰,撥轉馬頭直向南方,不一會,身邊侍從也儘皆被斬。千鈞一刻,管庚持槍殺入包圍,救出郡王,回城暫定。郡王大喜,上奏朝廷,表管庚北平郡守,管庚從此成為北平郡王得力親信。突厥見梁軍回城,決定強攻北平。管庚抓住突厥長途跋涉的弱點,待突厥久攻不下之際,領精兵忽然殺出,策集也亂了陣腳,率突厥軍後撤,戰爭暫告結束。自此之後,策集屢犯邊境,燒殺搶掠,北境逐漸削薄,好在管庚日夜於前線抵禦,北平得到休息。此後,又經曆數年,安皇駕崩,管庚隨北平郡王入京,官拜征北大將軍,封爵中山侯。再之後,管庚權勢愈加強大,北平郡王死後,管庚逐漸控製半個朝廷,時人不稱其名,單稱“大將軍”。卻說管庚見了紀笙,不由得心中一驚,隨後慢慢悠悠轉到桌後,穩穩噹噹坐在太師椅上,漫不經心的問:“你就是今科狀元?”紀笙也知此人便是當朝權勢滔天的大將軍,不敢怠慢,躬身施禮:“小生便是紀笙,大人有何吩咐?”“你既為狀元,我倒要領教領教。”紀笙心想,“隻知此人乃一武將,卻不知他也有學問。我倒也要領教領教。”想到這,紀笙回道:“請將軍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