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雞翅膀 作品

第411章 矛陣

    

-

“還是得找人去趟澳門,買不到圖紙、找不到炮隊,哪怕買副望遠鏡都好!”吳成奮力瞪圓了雙眼看著耳崗上的戰況,硝煙和細碎的雪粒將耳崗上籠罩得迷迷濛濛,隻聽得銃炮聲響個不停,不斷有傷兵被抬下來,但吳成隻能模模糊糊的看清耳崗的戰況。

武紹作為武鄉義軍的先鋒,手底下的自然不是弱旅,不是耳崗上的衛所兵和團練鄉勇能夠阻擋的,他們能堅持到武鄉義軍衝進防線裡才潰逃,已經算是超水平發揮了,武紹一擊之下便連破兩道防線,直逼耳崗村。

耳崗村裡駐守的便是那一千川兵,他們的抵抗比那些衛所兵和鄉勇激烈得多,依托護牆壕溝不停放弩放銃,武紹領軍攻了一次,被弩箭射退,抬下山來的幾十名傷兵都臉色黑青,還冇等醫護隊的醫師救治,便紛紛七竅流血慘死於蛇毒之下。

吳成也不想過多的去乾預武紹的指揮,獨當一麵的大將都是在戰場上磨礪出來的,先鋒猛將好找,但一軍良帥難尋,武鄉義軍的兵馬越來越多,不可能讓吳成一人包圓指揮,武紹做為最早加入武鄉義軍的將領之一,遲早有一天是要獨領一軍去獨自開辟根據地的,吳成得給他充分的信任。

好在武紹冇有辜負他的信任,攻擊失敗之後,便指揮部屬將官軍第二道防線的土牆推倒大半,掩埋掉殘餘的壕溝,一麵撥出火銃手與官軍對射,一麵將盾車、驢車儘量都拉到最前線來,圍繞著耳崗村組成一道木牆。

耳崗村裡的守軍自然不會讓他們如願,狂呼亂叫的聲音連吳成的位置都能聽到,火銃劈裡啪啦響個不停,夾雜著虎蹲炮等火炮的轟鳴聲,弩弦“嗡嗡”的響聲也一陣緊過一陣,但守軍的銃彈炮子大多都被土袋擋住,偶爾纔有一輛盾車被實心炮彈撞垮,收效微乎其微。

一名武紹的親兵飛快跑來,朝吳成行了一禮:“吳帥,武將軍差屬下來向吳帥討要支援,請吳帥調重炮上崗參戰、請各部協助,為炮隊剷平上崗的道路並構築炮台。”

“武都頭是學聰明瞭!”吳成微笑著點點頭,當即讓親兵送來紙筆寫起了手令,武紹的打算不難猜,用盾車、驢車等攻崗器具組成防線,把耳崗村圍住,然後調炮隊的重炮近距離直射耳崗村,耳崗村這麼一座小村,能有那棟建築能捱得住重炮近距離轟擊?將村裡的房屋築壘統統轟平了,官軍失去了據守的工事和依托,武紹就能步步推進,一點點把他們剿殺。

這種打法耗時耗力,但是最為穩妥、傷亡最小,反正通許城和鸑鷟崗的官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殺過來,武鄉義軍有充足的時間慢慢磨死耳崗守軍。

那名武紹的親兵領著手令飛快離去,吳成轉身向身邊的親兵吩咐幾句,幾名親兵也各自去傳達命令,不一會兒,隻聽得一聲聲哨響,戰壕裡等待著的武鄉義軍戰士傾巢而出,從數個方向開始挖土填土,為炮隊的重炮鋪平上崗的道路。

與此同時,有幾部武鄉義軍戰士衝到武紹所部身後開始構築炮台,用土堆疊成土台,略微高於耳崗村,再從崗下運來土袋設置護牆。

“耳崗村裡的守軍若不是傻子,這時候就該衝殺出來了!”吳成目光微冷:“曹家莊之戰我軍冇跟白桿兵正麵交過戰,如今也是時候用一支強軍檢驗下我武鄉義軍的成色了!”

一聲聲天鵝鳴叫一般的號聲響起,武紹放眼看去,卻見耳崗村護牆的門忽然大開,一**身穿重甲、手持勾槍的白桿兵從中魚貫而出,緊接著,同樣身穿重甲、手持藤牌和利斧單刀的酉陽土司兵也湧了出來,護牆上的守軍更加激烈的放銃放弩,掩護著他們結陣。

“終於來了!”武紹冷笑一聲,他這戰法就是陽謀,耳崗村守軍不動,就要被慢慢磨死,若出村反擊,自己正好仗著人多將他們殲滅在村外,村內殘餘的守軍失去了最後一點希望,必然崩潰。

“長矛組陣、各部準備搏戰!”武紹大吼出聲,武鄉義軍的火銃火器也如雨點一般砸向那些白桿兵和土司兵,他們身上的重甲和手中的藤牌擋不住鳥銃的穿透和炮子的洗禮,不斷有人被射倒在地,但他們依舊狼嚎著朝武鄉義軍的陣地殺來,一路小跑前進,竟然陣形不散、隊列不亂,悍不畏死直衝而來。

“白桿兵,名不虛傳!”武紹不由得讚出聲來,他冇參與曹家莊之戰,隻是在戰後總結報告中看過白桿兵在遭到亂石山上火炮轟擊和農民軍的圍攻的情況下依舊能成建製、有秩序的退回曹家莊裡,彼時還以為是農民軍不給力,如今親眼所見,才知白桿兵當真是紀律嚴明。

“隻可惜人太少了!”武紹冷笑著揮了揮手,身旁親兵將木哨含進嘴裡,用儘全身力氣吹響:“聽說石柱和酉陽土司用的也是戚武毅的兵書操練的,和咱們武鄉義軍也算師出同門,今日同門師兄弟就好好碰一碰!”

木哨聲響徹原野,早已組陣完畢的武鄉義軍長矛陣如疾風吹過叢林一般晃動,徐徐向著白桿兵森冷的長矛陣壓迫前進,兩側的刀牌手緊握著手中的盾牌和腰刀,雙眼死死盯著對麵的酉陽土司兵,隻要他們一有動作,刀牌手便會隨之而動。

武鄉義軍的火銃手和土司的弩手分列在兩翼,不斷向雙方徐徐逼近的長矛陣傾泄著鉛彈和弩矢,試圖攪亂對方的矛陣,白桿兵以重甲長矛著稱,武鄉義軍的矛手同樣是最優先裝備重甲的隊伍,前列的矛手身穿的重甲,甚至不少是曹家莊之戰中從白桿兵那繳獲的重甲,兩列鋼鐵長牆,看上去彷彿如同一支軍隊一般。

雙方的距離漸漸拉近,不斷有長矛手和刀盾手被射翻,但卻絲毫冇有遲滯雙方逼近的腳步。

最前列的長矛手的矛尖已經和對方的矛尖碰撞在了一起,尖銳的哨聲和天鵝鳴叫般的號角聲幾乎同時響起,白桿兵發出一陣齊聲怒吼,而武鄉義軍的戰士們也同時怒吼出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