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 作品

正視

    

-

總說,人為什不能活在最美好的回憶呢?我想,我的解答是:冇有時間或許就可以永遠活在最美好的回憶了。這可能是無稽之談,除手機、電子錶上顯示的北京時間,大自然無處不記載著時間。如陶世龍《時間的腳印》中岩石記錄的時間,也如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土隆加頁地區,每天兩場準時降臨的大雨。這些都彰顯著時間的存在,所以你永遠不可能一直處在最美好的回憶。因為思維存在幻想,所以人們發明瞭一個詞——“永生”。這是無用的。這個詞通常隻會在影視劇或者小說出現,現實中活的最久的人也不過122歲零164天,珍妮·路易絲·卡爾芒。我們也需要認識到,並不是每個人都那幸運,所以我們現階段該做的,是把握好每一個明天。迴歸正題,回憶確實很美好。但談到如何去正視它,這就是個問題。既然有最美好,那一定有不美好。想想,使你不能忘卻的是怎樣的回憶,對於我來說,困住我的那是不美好的,可能還很難受。在我上初中的這個時間段中,因為太單純,太天真,鬨出的一係列尷尬事。說來是可笑的,家條件不太好,服裝總是低人一等,智商也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最敏感的角落”,這也是導致那些煩瑣的回憶不能忘卻的原因之一。也是,在擠滿人的操場上,肆意碾壓一個初中生的尊嚴。我聽不到任何聲音,也冇有聲音。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質量,不惜對自己的學生吐出臭味。炎熱的下午,像我這般不識課本上生僻字的人,在受罰。體力不太好,頂著太陽,頭暈目眩接受著指點。可還是慢了別人一段時間。就這樣,接連不斷的臭味向我的聽覺襲來。體力不行,智商也不行,長大乾脆去要飯。現在想來,隻當笑話。但也確實困擾我許久。那該如何正視,如何不在意呢?對於體罰冇有太大感受,更多的應該是言語。在她對自己吐出那種話時,就已經不把她當長輩了。後,我的做法是讓她打臉,推翻她拷的枷鎖。當然,也需要去克服。有的人不想回憶,總想著逃避。逃避不是萬能的,正所謂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越害怕,就越與它平視。在安靜時,不斷去回想,回想細節,回想語言。時間長了,也就無所謂了。再不濟,那就是用行動。如若,那個人如何貶低你,你就如何往那個方向發展。他(她)不舒服,你就舒服了。那最美好的回憶呢?如何正視?這就簡單得多。世界上冇有完美無缺的人,當然,也就冇有完美無缺的事。任何一天你都可以過得比前一天要好。取決於你。這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要最美好的不使你被困,那就過得比最美好更美好。在回憶方麵,做到了不去在意它,那就算踏出了一步階梯。隻有放棄最美好的回憶,纔會做得更好。

-